阿育王時代變造佛教之史探上: 2019-10-18 修訂第三版

· 社團法人中華原始佛教會
4.1
9 reviews
Ebook
536
Pages

About this ebook

◎◎◎ 本書是深入正統佛法的指南針 ◎◎◎


隨佛禪師著作的《阿育王時代變造佛教之史探》指明六大事:


1. 改變佛教發展的最巨大事件。

2. 探知佛陀本懷的需知及途徑。

3. 分清佛教各種教義的虛、實。

4. 遠離破壞、分裂佛教的過失。

5. 避免偽說教法的誤導及傷害。

6. 一起為當代佛教開啟新機運。


長久以來,佛教一直受到社會菁英的質疑、拒絕。理由是:雖然佛教推廣高度善良的道德規範,但卻提倡種種不合實際的思想,鼓吹消極、避世的生活態度,不僅無助於個人、家庭、社會的進步,更會成為國家強盛的障礙。


甚麼才是 釋迦佛陀教導的真實義?


佛滅百餘年的佛教歷史,正是攸關佛教僧團分裂、教法分歧的重要時代。這一時代的佛教重大事件,幾乎都與阿育王有著密切的關連,阿育王的作為是直接影響著佛滅百餘年的佛教,也影響了兩千多年來的佛教發展。


因此,對於佛滅後百餘年的佛教發展,探究阿育王與阿育王的宗教政策,是極其重要的研究要點。


佛教流傳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現實人間的佛教是教派眾多、教法分歧對立,針對生命的發生、表現,煩惱的生起與滅除,解脫的方法與內涵,輪迴的定義,慈悲的內涵與實踐方法……,是各說各話、莫終一是。


探究佛教的史實,不可只引據、信受某特定學派的史獻記載,必需經過佛教各派三藏、史獻的引據、比對、耙梳、整治。


本書分上、下兩冊,上冊詳述「阿育王掌控僧團推行變造、分裂佛教之政策」,下冊是詳論「《舍利弗阿毘曇論》變造佛教之異說」。


依此研究佛教演變,探明佛教由務實、團結、昌盛轉為分裂、質變、衰微,發生其間的轉折點與關鍵原因,目的是為世人重開正確認識佛法及佛教的視窗,並為佛法的顯揚及傳承開啟新機運。


原始佛教會官網 : https://www.arahant.org/

Ratings and reviews

4.1
9 reviews

About the author

隨佛禪師(Ven. Bhikkhu Vūpasama)為華人,出生於臺灣,修學佛法至今已四十餘年,在世界各地創辦「原始佛教會」,是還原、振興已經隱沒約有兩千二百餘年之原始佛教的法脈傳人。


禪師出家於緬甸銅鍱部僧團,剃度師是承續雷迪大師(Ven. Ledi Sayadaw C.E. 1846~1923)禪法及道場系統之Bhaddanta Zagara Bhivamsa 長老。禪師現今擔任中華、美國、馬來西亞、澳洲、歐洲原始佛教會終生導師,兼臺灣、馬來西亞、紐約等地中道禪林的導師,相近共學為奉守原始佛法的「中道僧團」


隨佛禪師對於佛教教法的探究與修行,主要的研究是「從佛教傳承的最古老教義中,探尋佛教初始時期的教法,並致力於 釋迦佛陀教法、禪法及菩提道次第原貌的探究、闡揚與實踐」。


隨佛禪師已經完成阿難系漢譯《相應阿含》(現誤譯名《雜阿含》)及優波離系南傳《相應部》的比對研究,更進一步的根據漢譯《相應阿含》、南傳《相應部》之〈因緣相應〉、〈食相應〉、〈聖諦相應〉、〈界相應〉、〈五陰(蘊)相應〉、〈六處相應〉及〈四念處等道品相應〉等〈七事修多羅〉的共說,「依經證經」的還原 佛陀原說教法。


原始佛教的教義,不同於分別說部為主的南傳佛教。原始佛教最主要的內容有: 1.「六處分位」的「十二因緣法」; 2.「十二因緣觀」的九種禪法; 3.觀十二因緣、次第起七覺分,先斷無明、後斷貪欲的「禪法次第」; 4.依七覺分,次第究竟「四聖諦三轉、十二行」,成就正覺、離貪、慈悲喜捨、解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一乘道次第」。


隨佛禪師既不受取、不積蓄、不使用錢財,也無「為僧人管理金錢供養的淨人」,常年遊化宣法於世界各地,不定居一處。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