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臺味原來如此:潤餅裡包什麼,透露你的身世!20種常民小吃的跨境尋跡與風味探索

· 麥浩斯
4.5
2 reviews
Ebook
260
Pages

About this ebook

臺菜天后的常民食物考!

 

跟著作者的偵探腳步,

行走臺灣、廈門、漳州、泉州、馬來西亞等地,

歷時八年的追味尋訪,深入餐館、小吃店與民間廚房,

揭開常民食物跨越地域的風味流轉。

 

「雞卷」,是源自形狀還是餡料命名?

臺灣擔仔麵、廈門蝦麵、檳城福建麵,原來是三胞胎?

從你家的潤餅包什麼配料,竟能窺見身世與家世?

 

豆花、蚵仔煎、鼎邊趖、牛肉麵、薑母鴨……這些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日常菜色,是不是常常吃其然卻不知所以然?不確定它的身世、來源、講究、變遷,也不確定它是臺灣在地口味,還是由過往各處移民所帶來的融合風景?

 

一捲潤餅就像沒有文字的族譜,你家的潤餅會放燉高麗菜嗎?那麼可能與廈門有關聯;如果放大量豆芽菜,也許就跟福州有淵源;或者胡蘿蔔絲為家中潤餅必備,家族可能有人來自泉州。你從哪裡來?咬一口潤餅就知道了。

 

「傻瓜乾麵」也稱作福州乾麵,從地名證實了乾麵的出生地。究竟福州乾麵是如何變成傻瓜乾麵的呢?走一遭福州原鄉找答案,結果發現在地竟還有三乾!

 

臺灣食物的來由,與時空脈絡交織,更與過往華人的遷徙密不可分。作者帶著高度熱情,如同食物偵探循線追蹤,走訪臺灣、廈門、福州、漳州、泉州、檳城⋯⋯,細察常民飲食是如何順應當地民情,展現不同變化與吃法?風土滋味又怎麼融合翻轉?比對當地民間生活,發掘更多風味之後的豐盛風景。

 

藉由她的發現,讓我們看見食物背後隱形之線。下一次當這些美食入口時,除了滿足口腹之慾,對於食物,定能有更豐富的理解。

 

本書特色

 

★臺味小吃的飲食身世,原來如此

麵線糊分糊派與清派?光餅裡夾什麼?沙茶醬有多少版本?一樣食物,從臺灣、福建、廣東到馬來西亞,有更多你可能不知道的精彩面貌。

 

★歷時八年親身走訪,跨越地域的風味追尋

實地走訪超過150個道地店家,橫跨5000公里以上的飲食路徑,探查食物在各地呈現的不同風味與含義,由此展開精彩的跨境風味大觀。

 

★來一趟紙上的食物旅程,過足飲食閱讀癮

跟著作者腳步探查美味文化路徑,是一場滋味萬千的跨境之旅!經由活潑的圖文言述,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

 

-資深飲食主編齊力推薦-

 

「得知靜宜決定在疫情期間寫一本台灣食物與中國閩南原鄉關聯的書,在如今的大環境下,她有勇氣,有毅 力,有恆心,來寫這樣的選題,可謂大功德。 」   

──李舒 《民國太太的廚房》作者

 

「靜宜以她十多年來飲食報導的敏感度與精準性,採訪考察、閱讀文獻,編織出食物的移民軌跡與後續變遷,且知道得越多她越謙卑,遂更一步一腳印的實際走踏,把在網路上查詢不到的相互關係與比對整理起來,讓人看得直呼過癮。」

──馮忠恬 前《好吃》雜誌副總編輯

 

-盛情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李昂 作家

何順凱 Kai Ho 態芮主廚

林立青 《做工的人》作者

吳安琪 TVBS主播

謝仕淵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鍾永豐 詩人

Hally Chen 飲食專欄作家

Ratings and reviews

4.5
2 reviews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