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的重量:臺灣政治新聞記者的想像與實作1980-2005: 麗文文化036

· 麗文文化 第 36 冊 · 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5.0
1 則評論
電子書
308

關於本電子書

本書以布迪厄場域概念與資本類型交換為主要理論進路,掌握台灣新聞記者從戒嚴時期到解嚴後的專業行動軌跡。從承繼「文人辦報」民初報業歷史資產,到政治威權下的「侍從報業」格局,以迄於報禁解除後的商業資本競逐,作者透過豐富的理論資源與多樣的實地訪談,從報紙作為文化財貨的資本雙重性,來探討報業的競爭策略與生存適應之道,並引入世代概念,說明不同世代的新聞工作者必須面對不同社會權力空間,也發展出不同因應策略,從觀念與視角上拉開了台灣新聞史研究的廣闊面向,並提出許多值得後續發展的重要線索與研究方向。

評分和評論

5.0
1 則評論

為這本電子書評分

歡迎提供意見。

閱讀資訊

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
只要安裝 Google Play 圖書應用程式 Android 版iPad/iPhone 版,不僅應用程式內容會自動與你的帳戶保持同步,還能讓你隨時隨地上網或離線閱讀。
筆記型電腦和電腦
你可以使用電腦的網路瀏覽器聆聽你在 Google Play 購買的有聲書。
電子書閱讀器與其他裝置
如要在 Kobo 電子閱讀器這類電子書裝置上閱覽書籍,必須將檔案下載並傳輸到該裝置上。請按照說明中心的詳細操作說明,將檔案傳輸到支援的電子閱讀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