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位時代下面對生存困境的傳統媒體,就如同航行在海中的大船,
在充滿未知、瞬息萬變的大海上載浮載沉。
在狂風大浪之下,船長和舵手決定派出探勘小船,
小船上的水手把探測風向、海流的裝備投下,
希望能為母船找出一條新的航道……。
本研究盼透過個案研究,釐清新聞媒體在發展數位平台時可能的優勢與限制,以作為新聞產業發展數位轉型的參考。研究共分為以下章節:
第一章:緣起與問題意識
本章首先梳理數位化的來臨對媒體的衝擊,尤其對於台灣媒體而言,他們如何應對全新的平台、不同的讀者?本研究以數位轉型的先行者《天下雜誌》「獨立評論@天下」為個案,探討新平台成立的脈絡,新平台與母媒體價值取向的不同,以及新平台如何建立產製特色,並發揮平台效益。
第二和第三章:文獻探討、架構與方法
本論文研究問題為「獨立評論@天下」平台成立的脈絡、新平台面對與母媒體的價值理念衝突,兩者如何協商?平台的內容競爭優勢與限制,以及平台的效益與未來挑戰?為回答以上問題,本研究透過文本分析,以及與雜誌管理階層、新聞工作者訪談,試圖梳理出傳統雜誌發展數位平台的經營模式。
第四與第五章:結果分析與結論
研究發現,傳統媒體在一定的理念共識下,以組織資源支持新平台發展具差異化的內容,且拋開短期獲利的思維,長期而言,新平台能替組織擴展新讀者,提升品牌價值,甚至帶動數位獲利的新契機。
王思澄,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現為數位策展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