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在食品安全事件中的風險傳播:以食用油報導為例

· 財團法人吉星福張振芳伉儷文教基金會
4.2
5則評論
電子書
148
符合資格

關於本電子書

本研究從風險傳播的觀點,以2013年台灣爆發的食用油事件為例,探討媒體如何再現食品安全事件的樣貌?報導中呈現哪些食品安全資訊?其中有哪些是與風險相關的資訊?不同媒體又有何不同的報導策略?

第一章研究動機與目的

由於媒體對於食品安全事件誇大、聳動的報導,以及報導不實或傳遞錯誤資訊皆會導致民眾對於組織的不信任,不但造成危機處理的困難度增加,也無法讓民眾正確認識風險。本研究想瞭解在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中,媒體所扮演的角色為何?媒體的報導是否有助於民眾評估相關的風險?抑或是導致民眾更加恐慌與不安?

第二章文獻探討

本章分別從食品安全事件演變與對策、風險社會與風險溝通、食品風險報導的特色與相關研究等文獻討論,提出研究問題包括食用油事件相關報導的基本資料特性為何?主要消息來源為何?所重視的主題為何?使用哪些新聞框架再現食品安全事件?報導的主題、消息來源與新聞框架是否隨著事件發展的階段不同而有所差異?報導中提供哪些可評估風險的資訊?

第三章研究方法

本章從風險傳播的觀點切入,採用量化內容分析法與框架分析,探討國內四大報如何再現2013年「食用油事件」。

第四章資料分析

本論文研究發現,食用油報導高度仰賴政府消息來源,專家與民間的聲音相對微弱;新聞主題偏重事件調查與責任追究;新聞框架側重政治面向,而較不重視科學面向;風險評估資訊包含「影響危害」、「風險知識」、「安全處理」和「檢驗結果公布」等四個項目。

第五章討論與建議

本章根據研究發現,對新聞實務工作與未來研究提出建議,並指出食品安全報導應該提供哪些風險相關資訊,足以讓民眾評估風險,以避免恐慌。

評分和評論

4.2
5則評論
Google 使用者
2019年3月8日
不女
這則評論對你有幫助嗎?

關於作者

張馨方,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現為公共電視公關。

為這本電子書評分

歡迎提供意見。

閱讀資訊

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
只要安裝 Google Play 圖書應用程式 Android 版iPad/iPhone 版,不僅應用程式內容會自動與你的帳戶保持同步,還能讓你隨時隨地上網或離線閱讀。
筆記型電腦和電腦
你可以使用電腦的網路瀏覽器聆聽你在 Google Play 購買的有聲書。
電子書閱讀器與其他裝置
如要在 Kobo 電子閱讀器這類電子書裝置上閱覽書籍,必須將檔案下載並傳輸到該裝置上。請按照說明中心的詳細操作說明,將檔案傳輸到支援的電子閱讀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