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以‘由治及興’來判斷香港目前的社會狀態,它則處於由2019年起的‘由亂至衰’的延伸甚或惡化。換言之,香港‘由亂至衰’轉為‘由治及興’的環節到底是什麼?這才是重點。那關鍵在於改革此一環節。有了改革此一環節,則可抵達‘由治及興’的階段。萬一繼續缺乏改革此一環節,香港就只會繼續擺脫不了‘由亂至衰’。那所謂‘治’指的則是解決好所有社會主要矛盾。然而,包括港媒在內的港府公關部隊一再上演和鼓吹香港已達‘由治及興’階段,但回答則是,香港目前已解決好了深層次矛盾了嗎?明顯,都沒有。甚至,連那所謂‘治’都尚未完成。
那麼,所謂改革是指什麼?那應該是指2024年7月18日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其中,對香港真正重要的部分不是涉港部分(該內容是以往發表過的內容,但本港貪婪統治階級既得利益勢力照樣只注重和關心惠港政策和樓價兩點而已,意思是說只想維持明顯已過氣,失去生命力,無靈魂的,只坐收不勞所得的‘炒樓炒股’‘殺雞取卵’地產霸權寄生經濟模式而已),而是以下部分:
三、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必須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改革,立足新發展階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推動高質量發展激勵約束機制,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8)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推動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推動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優化組合和更新躍升,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以高技術、高效能、高質量為特徵的生產力。加強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加強新領域新賽道制度供給,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完善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量子科技等戰略性產業發展政策和治理體系,引導新興產業健康有序發展。以國家標準提升引領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支持企業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強化環保、安全等制度約束。
接下來牽涉到另一個重要概念。什麼叫做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為了真正理解這個內涵,則需要有一個概念,即地方特殊性與國策的關係。正像一國兩制的‘兩制’一樣,所謂地方特殊性也就會往往淪為抵制國策的固化藩籬。譬如,粵語作為生活方式毫無問題,也不需要強制什麼,但粵語依然淪為排斥和歧視簡體字/普通話的制度藩籬(官方在行政,司法,立法體制招聘和運作之上)則是個問題所在(有趣的是只會說英語的白人在港府體制內不被要求粵語。這足以對普通話者構成歧視)。
這裡有兩種地方特殊性,一種是促進和參與國家統一的地方特殊性;另一個則是阻礙國家統一的地方特殊性。而且,國家統一和國策都是一樣的意思。甚至,國家發展,國家發展大局等觀念和國策都相一致。這就是港媒,香港體制都不懂和抗拒的道理。顯然,改革先要清除的就是阻礙國家統一的地方特殊性。那也就是所謂利益固化藩籬的意思。
但香港能否主動實現所謂改革?看現狀,那市民根本無法想像,是因為香港統治階級毫無其意向。於是,有兩個方案可望創造能進行徹底改革的社會條件。
(1) 在一國兩制下,將香港和深圳合併。如此形成‘深港’新特別行政區(一國兩制的下一發展階段)。並且,以深圳方面為主導,大幅度削減港府內的既得利益勢力。
(2) 將香港的所有公共事業由國企接管,以結束公共事業被私有化的壟斷市場,如此真正能夠實現公平競爭的自由市場(真正的自由市場或市場自由是指沒有私人壟斷資本)。換言之,先將地產霸權全面推回至地產界。
這種基本改革是在改革開放的範疇內的,也就是在資本主義經濟的範疇內進行的現實主義的改革方案。只要香港無法實現這些果斷措施來為改革創造條件,市民就根本無法想像出真正的‘由治及興’。重點是,港府本身自行進行果斷改革是最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就香港的近年來的顛覆活動而言,其實,有三大顛覆活動。第一,反修例風波(2019-2021);第二,反動態清零(2022-2023);第三,撤辣(2024)。最近的放寬強拍條例也是在某種程度上,對‘房住不炒’的國策在港的實現帶來負面作用。尤其,指定區域的小業主們特別變得更加容易被地產霸權魚肉,因此可謂既得利益集團的抵抗或sabotage之一。這些都是由整體的香港既得利益勢力,尤其是統治階級針對涉及全國統一或國策發動的。第一,反修例風波是針對陸港台建立逃犯引渡機制的違抗(主要是富裕商業逃犯們恐懼)。在此,要林鄭洩露解放軍機密的VISION2047成員事前透過建制和港美中心促成建立的通識課程準備了大批示威者。此外,內外資本統治階級聯盟,即香港總商會(其他商會也都跟從它)去勢了逃犯條例修訂案,叫李家超剔除了商業犯罪,足認他們也是不要逃犯條例修訂案的;第二,反動態清零,那就在2022年9月24日由張竹君公開拋棄動態清零開始(該日為中國境內反動態清零=反國策的起始日,是個重要的轉折點),境內外的所謂專家們,如鐘南山,以及參與美國情報機構掌控的喬治·華盛頓大學網上會議的本港疫情專家們連同港府積極促進內地拆除動態清零的措施。即在疫情尚未結束之際,率先拆除動態清零防疫措施。甚至,本港出現的白紙非法示威集會都逍遙法外,是因為合乎港府的路線。甚至,本港白紙革命也並沒有指責港府。足認他們當時出來服務到底誰的利益。此外,他們從積極拆除防疫措施的過程中,炒股炒到新高峰了,但那也在2024年初其升幅都一度蒸發了;第三,撤辣。無庸置疑,本港建制中所有主要政黨(包括香港總商會的林健鋒,VISION2047的龍漢標在內的)和地產霸權勢力總動員(包括大公報之流的傳統親地產霸權‘官方’媒體,記得大公報在六四時違抗過中共的)要求的撤辣直接違抗了‘房住不炒’的國策。結局,經歷4月地產霸權寡頭們手裡囤積的豪華樓宇售罄,45萬炒家大舉進行二手樓撈底達高峰後,小陽春已熄滅,並且在6月終於蒸發了撤辣效益。這些其實都是本港既得利益/幕後黑手勢力反國策的一系列顛覆活動。
Ryota Nakanishi is a Hong Kong writer and intelligence analyst of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ith a primary focus on Hong Kong, China since 2017.
Books:A STUDY OF THE THREE ACT STRUCTURE: THE WIZARD OF OZ, CITIZEN KANE, CASABLANCA, CHINATOWN (2021); MARXIST FILM AESTHETICS : HEGEL, MARX, ENGELS, LENIN, TROTSKY, EISENSTEIN (in Chinese, 2022); DIALECTIC OF NOVEL-SCRIPT-FILM ADAPTATION: VIY, MOTHER JOAN OF THE ANGELS, VAMPIR-CUADECUC, THE EXORCIST III, RESIDENT EVIL (2023) ; BOHACHI POLICE STORY (in Chinese, 2024) ;THE TRUE MASTERMINDS OF THE ANTI-EXTRADITION LAW AMENDMENT BILL MOVEMENT (in Chinese, 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