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時間和同事聊起最近發生的Clubhouse之亂,起因於一個探討《KOL文化不健康》的房間所引發一連串的隔房交戰事件。我腦中瞬間浮現唐國師的封筆宣言中提到進入2021年水瓶時代的最大轉變:「水瓶就是「群」,但看似「一大塊」的群,近看卻依舊能看見其中一個個有個性、思想鮮明的個體,完全體現「去中心化」的特質」。 國師還提到:「進入2021,主角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名人、統治階層,而是個體、民意,用數據展現,用聲音表達,水瓶時代,終於聚焦在大眾的聲音,無比清晰。」
以前只有能上電視的人才能掌握"話語權",這幾年因 Social Media 盛行,降低了拿到話語權的門檻,下放到樂於分享的自媒體和KOL。但其實還有很多隱身在各個領域民間高手,苦無一展長才的機會。而橫空出世的Clubhouse正好滿足了這群不喜露面或依舊想保有隱私,但又渴望分享自身專業與經驗的社會觀察家們與專家們一個與人交流的機會。
但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容易引發衝突與爭吵!除了房與房會對吵,同間房裡的房客們也會對吵(例如初期的兩岸青年房、武統房、文化交流房),對我來說這就是Clubhouse比Podcast更迷人的地方,就像是一場沒有劇本的突發現場、無法後製也不容許NG,一鏡到底的聲音實境秀。
國師也提醒了:「在越不熟越熱絡的水瓶特性時代,越要注意人際規矩,怎麼「表達、交際」更有禮貌,更討喜?怎樣更好融入群體又能展現自我?怎樣講話表達更精確?人際之事,是需要學習與自覺。」
另外,讀懂社交用語,也可能減少對社交的恐懼與挫敗感。最近在社交媒體中出現了一張“約吃飯”的梗圖,引發了討論:
台北人說:「下次約吃飯啊」她只是想禮貌的結束對話,並沒有真正要約的意思。
南部人說「下次約吃飯啊」她的意思就是下次約吃飯啊。
而當台南人說:「下次約吃飯啊」意思就是她打算帶妳去吃口袋名單中的店、喝最好喝的手搖茶、最後再買最好吃的點心帶走!
雖然是有趣的調侃,但其實很多事,不較真就比較不會受傷。既然現在聊得來的陌生人這麼多,何必苦守那個沒事不出聲、有事才連絡的假友情呢?順應水瓶時代的特性,整頓一下人際關係也未嘗不是件好事?
「為進入新時代,重新布局吧。」──by 唐綺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