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不死,只是很喘: 媒體數位轉型的中年危機

· Common Wealth Magazine Ltd
5.0
2 reviews
Ebook
320
Pages

About this ebook

主流媒體衰微、原生新聞網站與社群平台競出,傳播生態正翻天覆地大改變。

注意力愈來愈稀薄的iPod世代,是接收更多新聞,還是更多垃圾?

是擁有更多自由,還是失去更多選擇?


水泥未乾的媒體時代,

是數位轉型的轉捩點,也是公民素養的考驗點。


《紐約時報》每天兩次的編採會議,不再討論紙本頭版新聞,反而專注設定數位內容。

清朝道光年間就發行的《經濟學人》,不僅逆轉衰退的浪潮,還贏得網路世代年輕讀者青睞。

低民調的政壇新手川普,一舉搶下美國總統大位,其中一股助攻,竟來自馬其頓共和國小鎮年輕人架設的眾多極右派新聞網站、假文網站!


短短20年內,新聞媒體的主戰場從報架與遙控器,迅速拉到電腦與滑鼠之間,如今又框進手機螢幕,臉書、YouTube、IG……各種免費內容隨手可得。主流媒體影響力式微、原生新聞網站與社群平台競出。


卡在時代夾縫裡的新聞媒體,遇上注意力愈來愈稀薄的iPod世代,如何重新定義內容、發行與營運模式,找到生存利基?

沒有紙張、沒有電波時段限制的原生網路媒體,如何靈活變革走出新路徑?

當網路讓新聞競爭十倍速,真假資訊滿天飛,我們讀到的是更多新聞,還是數位垃圾?記者這一行,還值得從事嗎?

《天下雜誌》《報導者》《端傳媒》《泛科學》《關鍵評論網》等中文媒體在數位轉型路上,又遭遇哪些挫折?提供哪些寶貴血淚經驗?


本書作者黃哲斌,擁有二十幾年媒體資歷。他一路走來,從傳統主流紙媒到新時代的網路平台,見證媒體生態的改變。他在《天下雜誌》與子頻道《獨立評論@天下》,剖析當前媒體與社會的關係,分別獲得2017年金鼎獎,與有「亞洲普立茲獎」之稱的2018年SOPA評論獎肯定。


他以專欄文章為基底,大量增補內容,透過國內外的案例分析,深入剖析媒體的變貌與可能突圍的模式;並且省思在訊息片段化、破碎化,各種雜音、噪音與真實事件互相干擾蓋台的資訊市場下,該如何看待媒體的角色以及資訊接收的危機。


本書重點:

•16個國外案例 X 5個台灣本土案例:看傳統媒體如何試圖改變內容、讀者互動、營運模式,險中求生;數位原生的媒體展現哪些大膽創意,運用新技術、異軍突起。


•9個數位媒體時代關鍵詞:假新聞、即時新聞、同溫層、社群媒體、網路社群政治……,這些現象正如何影響文明社會?


•5個值得當記者的理由:傳統的記者角色如何隨著數位變遷而改變?社群編輯、互動編輯、對話編輯等新興媒體職位,如何躍為編輯台運轉的重要核心?記者的社會功能又有哪些變與不變?

Ratings and reviews

5.0
2 reviews

About the author

一位從傳統主流媒體記者轉移到新時代的媒體工作者。曾任電影雜誌總編輯、報社記者及編輯、新聞網站編採主管;目前為天下雜誌特約作者。


他在《天下雜誌》撰寫專欄,分析媒體生態變化,榮獲2017年雜誌專欄類金鼎獎;在《天下雜誌》子頻道《獨立評論@天下》的專欄,榮獲2018 年亞洲出版協會(SOPA) 卓越評論獎。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