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是一個風云變幻,滄海橫流,英雄輩出,令人神往 的時代,不知多少蓋世英雄在那里大顯身手,叱?風云,正 可謂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俗話說:“少不看《水滸》,老不讀《三國》。”意思 是說青少年看了《水滸》容易反叛;年長者飽經世故,讀 了《三國》會變得更加油猾。這種說法雖然是封建統治 者的一種愚民術,但並不是毫無道理的。的確,讀了《三 國》會使人變得更“油”,更“猾”,更精明,更有“心機”。 有人把《三國演義》說成是一部兵書,其實《三國 演義》更是一部“心機”智謀全書。人的智慧,文采武功, 權術謀略,在當時都發揮到了極致。 諸葛亮是中國老百姓心目中智慧的化身,如隆中 對、舌戰群儒、空城計、三氣周瑜、七擒孟獲、巧取西 川等,一係列膾炙人口的精彩故事,無不讓人驚嘆不已。 曹操是不折不扣的謀略大師,一生用計,刺董卓、戰 官渡、得荊州、間馬超,戎馬一生,惟一敗筆就是赤壁之 戰,但這也絲毫抹殺不了曹操一生的功績和謀略大師的 形象。 周瑜和陸遜是三國里的美男子,也是英雄少年,一個 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曹操,一個戰敗了世之梟雄劉備。尤 其是周瑜在赤壁之戰時苦肉計、反間計、連環計,計計 相連,把善於用計、善於謀劃的曹操殺得幾乎喪命。 還有呂蒙、司馬懿、鄧艾、薑維等等都是三國中 的“心機”謀略大師。 總之,魏、蜀、吳三國英雄輩出,短短的一個世紀,由 於有了這些英雄的演繹,仿佛拉近了時間和空間的距離, 使人置身於金戈鐵馬的三國爭雄中。 壯哉!三國英雄! 絕哉!三國謀略!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英雄雖然離我們遠去了,但他們在艱苦卓絕的創業歷程中所表現出的智 慧卻流傳千古。從某種意義上講,三國就像一根充滿了 甘美汁液的甘蔗,三國中的智慧就是那“榨不盡”的甘蔗 汁,但只要我們用心去“榨”,每一次都會有驚奇的發現。 對於後人來說,三國是一個潛藏於深山里的智慧大金礦, 淘金者雖絡繹不絕,但真正有收獲的人並不是很多,原因 是人們沒有找到“金線”,沒有理清脈絡,常被一些假象所 迷惑,沒有抓住最主要的。 《讀三國有心機》像是一把金鑰匙,又有如一張藏 寶圖,給淘金的人們提供了“掘第一桶金”的工具,同時又 指明了前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