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大歷史(二版): 從史上最富有的兩宋到錯失全球霸主的大明朝(西元960~1644年)

·
· 讀書共和國╱野人
5.0
1 review
Ebook
400
Pages

About this ebook

※初版書名為《中國金融史3000年[中]》

從史上最富有的兩宋到錯失全球霸主的大明朝
Financial History of China, AD 960 - 1644
盛世之道,到底是先「國富」?還是先「民強」?
經濟學家才能發掘出的歷史真相

 

宋朝發明世界第一代紙鈔「交子」,造成經濟大崩壞?
強大、剽悍的元朝帝國,最後毀於一場貨幣改革?
在第一波全球化浪潮中,大明「白銀帝國」為何敗給西班牙?

▍宋朝政治「積弱不振」,卻在經濟上大放異彩 ▍
◎北宋太祖開放民間經濟,鼓勵自由競爭,經濟生產力是唐朝的兩倍,汴京百姓比盛唐富足十倍。
◎南宋高宗無為而治,締造第一代世界海上貿易大國,首都臨安更是世界第一座不夜城。

▍元朝大汗寶座用錢換,中國史上第一個官營海外貿易的時代 ▍
◎蒙古大汗搶錢不擇手段,鹽鐵專營還不夠,畜牧、海外貿易也全收歸國營,佔盡天下之利。
◎元朝海外貿易發達,商人汪大淵曾兩次橫穿印度洋,到達非洲東岸桑吉巴島,造就古代中國航行最遠紀錄。

▍明朝坐擁世界一半以上白銀,為何兩度錯失全球霸主地位 ▍
◎鄭和七次下西洋,足跡遠至南洋與非洲赤道,卻因明成祖要權不要錢,不但沒創造財富,還賠光帝國家底。
◎明穆宗解除海禁,卻不在乎貨物貿易,縱使賺來1.5億兩白銀,也無法轉型全球化市場經濟,再度錯失稱霸機會。

帝王如何在皇族、官僚、平民間平衡勢力,支配國家經濟大權?
金融制度如何推動中國歷史,盛世、亂世如何循環?

從北宋對契丹發動的貨幣戰爭、南宋海上貿易成就,到元朝劫掠無度的黃金家族鬥爭,以及明朝資本主義萌芽與白銀大量湧入,當我們看清金融演變與政治更迭的關聯,也許就能找出民富國強的貨幣之道。

[本書特色]
1.本書是誠品暢銷榜、金石堂強推選書《世界金融大歷史3000年》姊妹作。
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副總裁朱民、法國前總理Michel Rocard 連袂推薦
2.史料來源廣泛而全面:
作者從正史、文學作品乃至青銅鼎銘文、各朝代貨幣、竹簡等出土文物,甚至從審判卷宗找出史料,帶領讀者發現歷史教科書沒說的真相。
3.寫作條理分明而生動:
全書以時間為綱,以朝代、人物、事件為目,以金融實務為核心,用生動詼諧的語言,分析歷朝歷代的盛衰密碼。
4.作者見解獨特而深刻:
以獨創的金融角度,剖析金融演變與政治更迭的關係,有助於理解當代經濟課題。
5.附大事紀年表,金融史上第一次全記錄:
從兩宋到大明(西元960年~1644年),以年表分列中國金融史上的第一次,一手掌握近七百年的歷史軌跡。

[專家推薦]
南方朔(作家)、沈中華(實踐大學財金系講座教授)、劉瑞華(清華大學經濟系教授)

 

 

作者簡介:

陳雨露

現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曾任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美國艾森豪基金高級學者、哥倫比亞大學傅爾布萊特高級訪問學者;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副會長。榮獲首屆全國高校青年教師獎、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獎;人事部「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主要研究領域為開放經濟下的宏觀金融理論與政策,著有《世界金融大歷史3000年》《中國金融大歷史:從西周封建經濟到唐朝盛世真相》(皆為野人文化出版)等。

楊棟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博士;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獲得者,中國青年發展研究基金獲得者;高級經濟師,有多年金融從業經驗。代表著作包括:《世界金融大歷史3000年》《中國金融大歷史:從西周封建經濟到唐朝盛世真相》(皆為野人文化出版)等。

Ratings and reviews

5.0
1 review
秦小保
November 18, 2023
简中看过一遍,感觉有删减不如这版本
Did you find this helpful?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