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發展的不均日趨嚴重,
地方該如何善用優勢、用人結合文化、土地、產業及景觀,
找出產業的DNA,
為故鄉尋得永續的振興解方?
伴隨鄉村人口高齡化,青年急速向大都市移動,
除了少數城市外,台灣各縣市的人口數正不斷下探新低,
台灣的總人口數也在2020年首度出現負成長,
城鄉發展的距離越來越大,對台灣的整體競爭力有重大影響。
面對這樣的危機,你我是否可能對症下藥、提出解方?
創造地方的工作機會,吸引都市人口回鄉發展,
培育下一代認同故鄉,不外流,形成正向循環,
才可能使地方人口的下墜曲線止跌回升。
──陳美伶,前行政院國發會主委
陳美伶表示,「地方創生是可以在關鍵時刻,
讓台灣能夠永續生存的一帖藥方,
是讓台灣人民得以安居樂業、讓下一代子孫能安身立命的重要政策。」
有鑒於此,行政院宣布2019年為台灣「地方創生元年」,
將其定位為等同國安戰略層級的國家政策,以人為本,協助地方發展。
被譽為地方創生教母的陳美伶,
雖然已卸下國發會主委職務,但地方創生和新創事業的未來,
仍然是她最關心的課題。誠如她自己所說:「美伶姐永遠都在」,
她依舊一本初衷,以自己的方式、透過民間的力量推動地方產業的振興,
這是她的本命。
而本書,則是她貫徹人生下半場志業的忠實紀錄。
作者簡介
陳美伶
國立政治大學法學博士,現任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
曾任法務部法律事務司長、行政院法規會兼訴願會主委、
副秘書長、台南市政府秘書長、行政院秘書長、政務委員兼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
在國發會主委任內,全力扶植新創,推動地方創生,
鼓勵人口回流,被譽為台灣「地方創生教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