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南族位處東部一隅,長期以來卻與外來政權有著密切關係。不論是在清末「牡丹社事件」與「開山撫番」、日軍登陸東部、或者戰後「二二八事件」中,這個族群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卑南族是臺灣原住民族當中與外界接觸密切、最能接受外來文明的族群,被清廷視為「東藩屏障」、「能以漢法變番俗」、「居近漢人、略通人性」,是日人眼中「近於文明的族群」,又因為與漢人接觸頻繁,被視為漢化頗深的族群。
這本小書嘗試綜合以往的研究成果,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勾勒這個族群社會文化的整體性面貌。
陳文德
臺灣基隆市人。臺灣大學人類學學士、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