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動態創作的極致版
更人性、更周全、更細膩,世紀新修版華麗改裝
◆ 追求完美、返璞歸真的終極版本──
金庸於1999年開始,對十五部小說進行第三次修訂,以「增」與「修」為原則,並注入一代代金迷的閱讀體驗與感想,將情節上、行文上的矛盾缺失予以修正,全套歷經七年修改完成,是金庸留在這個世界最後,也是最新的版本。此版本亦可看作是晚年金庸重讀中年金庸的成果,儘管是一樣的故事、一樣的人物,經過人生歲月的歷練,金庸對於情愛、人性、歷史、族群的思考,更邃密也更深化,自有不同的體悟與深刻的理解,融入在每一處細節的修訂之中,而有了這一套獨一無二的新修版。
◆ 經典與現代協奏的意象符碼──
伴隨著時代變遷,並延續亮彩映象修訂版「經典與現代融合」的企圖,打造出兩岸三地最特出的金庸封面視覺,從每一部小說中提取關鍵意象,賦予豪情瑰麗的色調,呈現武俠小說的黃金年代。書名字以金箔燙印,蘊蓄藏金質感,也是歷代金庸小說版本中的首例。
◆ 從世界的回響再看金庸──
《紐約客》雜誌曾報導金庸作品在華語世界的流行程度,大約等於《哈利波特》與《星際大戰》的總和,「金庸將江湖交織融貫於中國歷史,就像是托爾金把自己的創造力帶向了查理曼時代的歐洲」。
《笑傲江湖》:刻劃政治權謀與人性正邪的深刻鉅作
作者企圖刻劃政治上的若干普遍現象,並以令狐冲的「隱士性格」,表達自己對於個人自由、個性解放的追求。新修版中,這樣的基調仍一以貫之,並較多完整保留二版原貌,只於行文與橋段的漏洞細心補綴。
雲南五毒教的「轉血大法」,就醫學觀點上是否可行?令狐冲背對敵人,如何施展「獨孤九劍」?令狐冲和盈盈對修練《葵花寶典》須「自宮」一事,何以得了暫時性失憶?思過崖石洞一役後,五嶽劍派又何去何從?於此種種,作者巧筆一揮,新修版中都有了合理的解決。
封面意象:「霧中古琴」做主視覺。
「琴」是令狐冲和盈盈緣分的連結,在天地間撫琴一曲「笑傲江湖」,嚮往與世無爭的自由。
金庸(1924-2018),本名查良鏞(Louis Cha),浙江海寧人。英國劍橋大學哲學碩士、博士。
曾任報社記者、翻譯、編輯、電影公司編劇、導演等;
曾獲頒眾多榮銜,包括:英國政府OBE勳銜,法國「
曾任浙江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