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記,是自我成長的最佳讀物。
這個原則,不僅適用於兒童青少年,同樣也適用於成人。
在文字做為傳播主流的時代,每一個家長一般都會鼓勵孩子們最少閱讀幾本傳記,以期使孩子在描繪人生輪廓、探索生命前景的關鍵時刻,有一些有益的參考。
但是,自從電視興起以後,人們的生活重心便從書房轉移到客廳,閱讀甚至成為一種沉重的負擔。
在這樣的演變之下,閱讀傳記的習慣也很快的被影視偶像崇拜所取代,很多人寧願花費大量時間、金錢,執著於收集偶像的商品、追逐偶像的動態,卻不肯花一點點時間,靜下來閱讀一兩本傳記書籍。
於是,生命中只剩下膚淺的明星資訊與瑣碎的潮流價值,再也沒有能夠解答人生疑惑、引導人生探索的深刻參考。
這樣的人,無疑恍惚一生,空空然而來,懵懵然而去。而全體民眾的恍惚、懵然,乃形成人現在台灣社會競爭力甚至遠遠不及馬來西亞、巴西乃至於哥倫比亞的困境。
人們不再閱讀傳記的共業,使台灣的未來充滿著無限黯淡的考驗。
不過,好消息是,在集體共業底下、在多數人恍忽懵然的情況下,少數不甘虛度此生的鴻鵠人物,傳記無疑是立大志、做大事,在萎靡社會中脫穎而出的突圍寶典。
不要再怨嘆父母、老師乃至於總統無法解決的22K現實;面對困境,自己學習、自己挑戰、自己突破,誰說不能在黯淡的社會中創造光輝的人生?
學習、挑戰、突破、創造的方法有很多,閱讀傳記是一個曾經受到普遍肯定的方式之一。
現在,就關上電視,遠離那些重覆又重複、貧血膚淺的催眠資訊。留一點時間,好好閱讀一兩本傳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