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帝國的哲學統治密碼: 穩坐皇位的最好方法,不是武力,是哲學。歷代皇帝怎麼透過儒道墨法家的思想灌輸來統治王朝。

· TELL Book 33 · 大是文化
5.0
2 reviews
Ebook
624
Pages

About this ebook

本書是暢銷書作家郭建龍「中央帝國密碼三部曲」

──財政密碼、哲學密碼、軍事密碼,

之第二部哲學密碼,暢銷破十萬冊,超過萬人給予五顆星評價。


羅馬帝國之後、歐洲國家這麼多,阿拉伯帝國如今分成幾十國,

為什麼,只有中國能維持幾千年的大一統中央帝國?


一切得從秦統一、漢高祖滅秦開始說起:

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帝國,結束了周朝建立的封建諸侯體制,

從此,中國歷代統治者面臨的最大問題,是:

皇位如何坐的穩(為什麼我、我的子孫當皇帝,是上天同意的)?


流氓出身的漢高祖劉邦,乃至於放牛出家過的明太祖朱元璋,出身低微,

怎麼證明自己當皇帝是上天註定?

如何說服大家,天下如何從前面那個(被我滅掉的那個)天註定家族,「就此(我)定於一尊(我家)」?


司馬家族耍手段篡奪曹魏政權後,如何扭轉世人印象,

讓百官黎民認定「坐在龍椅上的那個人,就是咱們的主人」?


本書就是用一個個朝代故事解釋:

皇帝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某些人可以當王?其他人只能是民?

夏商周國祚快兩千年,從來不是中央集權大一統,

為什麼漢朝開始,各國林立分治就算是亂世?

中央集權大一統的「規矩」,就靠三件事建立:

君權天授、哲學主導、官方教化。


◎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其實是為了教化

小混混出身的漢高祖怎麼證明自己夠格當皇帝?靠造神。

漢武帝則靠儒家董仲舒《春秋繁露》裡「天人合一」的思想,

將自己塑造成「上天欽定人選」來統治人間。


從此,春秋時期孔子創立的「儒家」思想,變成了「儒教」教化,

成了皇帝統治國家的工具。


◎ 借道教的名義,使自己的政權合法

相傳老子姓李名耳,唐朝的建國者李淵也姓李,

從此唐代皇帝都自稱是老子後裔。 

道教從此受到特別優待,連科舉中也有道教考題。


◎ 為了「國家安全」,從此任何思想都要審查

兩宋是歷史上印刷事業空前發達的時代,但議論太多朝野事務,政府沒面子,

宰相歐陽修就和弟子蘇轍主張,以國家安全為由,開創審查制度。

兩人成了禁書的推手,禁書也成為皇帝的武器,用來對付那些不聽話的人。


◎ 神學退散,邏輯科學到來

明朝是中央集權的最高峰,

明太祖表面上尊崇孔孟儒家思想,內心卻非常不爽孟子。

因為孟子留下了一句:「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直到明朝滅亡後,知識分子受到西方邏輯思維的影響,實學興起。


如果說,打天下要靠武力,那麼天下要坐得穩,就得靠哲學思想的控制,

中央帝國的集權體制之所以能存在千年,思想的鞏固(禁錮)「功不可沒」,

讀懂了中央帝國的哲學統治密碼,就掌握了中央帝國統治的思想根基。


各界推薦


歷史評論家/公孫策

「歷史說書人History Storyteller」粉專創辦人/江仲淵

閱讀人主編/鄭俊德

Ratings and reviews

5.0
2 reviews

About the author


郭建龍


旅行者、文字作者獨立作家、社會觀察者,曾任《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輾轉於經濟、媒體、探險等各個領域。對於社會、財經和歷史皆很熟悉,視野廣闊,知識結構深厚,對中國社會觀察深刻,立志於寫出有深度的傳奇性現實題材小說。


出版有《龍椅背後的財政祕辛》(大是文化出版)、小說《告別香巴拉》、文化歷史遊記「亞洲三部曲」:《印度,漂浮的次大陸》、《三千佛塔煙雲下:東南亞五國文化紀行》、《騎車去元朝》,以及經濟類書籍。


此外還有人物傳記《一以貫之》、商業傳記《勢在人為》、歷史遊記《穿越非洲兩百年》、《穿越百年中東》、中央帝國密碼三部曲:《中央帝國的財政密碼》、《中央帝國的哲學密碼》、《中央帝國的軍事密碼》。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