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沒欠你:沒有了原則,你的善良將一文不值:  ■世間最可怕的愚昧不是無知,而是無知卻不自知,無知卻不求知!

· 海鴿文化出版 崧博
ელწიგნი
277
გვერდი

ამ ელწიგნის შესახებ

我為你雪中送炭,你願我家破人亡
  自古,中國有一句很耐人尋味的諺語:斗米養恩,擔米養仇。

  我為你雪中送炭,你願我家破人亡,更有甚者,真的就上來把你弄死了!

  有一種「缺德」叫人格破產

  先講一個故事:

  某人在城裡,有一間單位集資建的小房子,二十坪左右,因為房子小,家裡經濟情況改善以後,某人又買了一間大房子。因為裝修新房等原因,小房子一直空著。

  這時,某人鄉下有個親戚過來打工。親戚就說,不如把房子租給我吧,我付你房租。某人同意了,考慮到當時租金也就五百人民幣,還不如不要。就這樣,過去了很多年,親戚一直沒給過租金。這段期間房價一直在上漲,租金自然也漲,某人在這段期間又陸續貸款買了兩間房子。

  後來,某人看中一個新建商場的商鋪,地段價格十分誘人。商鋪昂貴,某人要買商鋪就必須賣掉兩間房子。權衡之後,決定賣掉給親戚暫住的那間房子,再賣掉一間貸款的房子。好的地段當然看上的人很多,時間有限,所以某人就去和親戚講,能不能盡快再找個房子租住。

  接下來,就是人們喜聞樂見的劇情。親戚非常生氣,表示:「你什麼意思,這不明擺著攆人走嗎?有話你就明說,我們交租金不就行了嗎?至於找個藉口把人往外攆嗎?你這不缺德嗎?」

  最後的結果當然是親戚根本就不去找房子,某人實在等不了,直接自己去仲介找一間合適的房子,並且表示可以先墊付一個月的租金。親戚一看,實在是沒辦法,說:「你直接把房子賣我吧!」

  某人著急買商鋪,況且賣誰不是賣啊!但是萬萬沒想到,親戚提出十萬人民幣買這間房子!按照市價,這間房子已經升值到二十三萬,仲介甚至表示,如果賣二十萬可以直接現金收房。

  某人無法接受。然後,親戚就找很多人過來說:「兩口子不容易,孩子還在上學,打工也不輕鬆,你們兩家又是這麼近的親戚,你們家好幾間房子,那麼有錢,也不缺他這點小錢,就算照顧親戚,便宜賣給他得了��」

  某人最後表示可以看在親戚的面子上,二十萬人民幣賣給他,親戚要是不買,就直接委託仲介。然後畫風就變成這樣:「你們這是要把人趕盡殺絕啊!為了錢,連親戚也不認;為了錢,連心都黑了。你這樣要遭報應的,你這樣要家破人亡的!」

  最後的結果是,兩家人鬧得跟仇人一樣。

  故事講完了,是真事,歡迎對號入座。

  唐太宗曾經說:「以史為鑑,可知興替。」恩將仇報的故事簡直寫滿史書,當年北燕王高雲,救了兩個沒飯吃的壯士,又賜寶物又賜美酒,結果呢?這兩壯士某天突然想:憑什麼咱倆每天見到他還要鞠躬下跪,憑什麼他是王,我們連個官都沒有,然後兩個人持劍入宮,活生生把北燕王給弄死了。

  自古,中國有一句很耐人尋味的諺語:斗米養恩,擔米養仇。

  我為你雪中送炭,你願我家破人亡,更有甚者,真的就上來把你弄死了!

  人格破產的原因一:「感恩邊際效應

  柏楊先生在《醜陋的中國人》一書中,對人類的劣根性表述得入木三分。不過,我想應該拋卻所謂的「中國人的劣根性」,嚴肅地談一談造成這種畸形情感狀態的根源。

  很多年以前,我和蜘蛛人聊天,他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我說:「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擁有一顆悲憫之心是非常高尚的,許多有能力的人將這顆悲憫之心化為滿腔熱血,無私地幫助那些身邊的弱勢群體。很多慈善家、NGO組織者、心懷悲憫的好人,在對某些人(注意是某些人)進行幫助之後,卻事與願違,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幫助的人回饋我們的竟然是冷冰冰的傷害。

  電視上曾經有一段耐人尋味的新聞:一個饅頭店老闆,看到很多工人和流浪漢沒有飯可以吃,開辦「愛心饅頭」,免費送熱饅頭。結果竟然有不少人過來和饅頭店老闆說:「今天的饅頭我就不領了,你登記一下,把饅頭錢退給我吧!」過分的不僅僅是「我不要饅頭了,你退錢給我吧」,更多過分的在於,停止免費送饅頭以後,很多「純潔善良的民眾」大鬧饅頭店,汙衊栽贓者有之,破口大罵者有之��

  我真的很難忘記饅頭店老闆哭泣的畫面。老闆和她幫助的人非親非故,而且人數龐大,不可能來領饅頭的人都是「壞人」。為什麼這些人都沒有意識到:他們原本應該感謝這位在寒冬中送他們熱饅頭的善良女人啊!

  為什麼?

  如果用經濟學的概念解釋,我認為這是一種「感恩的邊際效應」。什麼是邊際效應?枯燥的經濟學定義,我就不在這裡複製,舉一個例子吧:

  你快餓死了,有人送你一個饅頭,你感激得恨不得給他做牛做馬;然後,又有人送你饅頭,你感激得痛哭流涕;然後,又一個饅頭之後,你飽了;然後,依然有人不斷送你饅頭��

  當你手裡攥著幾十個饅頭,你幾乎已經忘記這些人救了你,你的心理很可能是:這幫慈善作秀的為什麼只知道送饅頭,我還需要衣服,我還需要錢��

  第一次收到來自陌生人的幫助,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是心存感激的,但是如果同一個人對他施惠第二次、第三次、第一百次之後呢?

  不好意思,他可能會覺得理所當然!一旦你停止對他的幫助,他反而會心生怨念。

  重要的是,在這一連串的活動中,受到幫助的人心中的感激遞減,遞減到一定程度上,受助者幾乎已經坦然地接受別人的饋贈並且認為理所當然。最後,受助者提出更多的要求,並且在心理上絲毫不覺得有任何不妥。

  人格破產的原因二:「失敗者的憤怒」

  你說,饅頭店資助的都是窮人,窮人畢竟有其思維局限性。好,我再舉一個例子,受資助者都是「天真無邪」的學生,其中不乏大學生:

  有多少人還記得這位曾經感動中國的歌手——叢飛?

  這實在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作為曾經風光的男歌手,叢飛短暫的一生參加過四百多場義演,累計捐款三百多萬人民幣,資助一百八十三個貧困學生,為了供貧困兒童上學拼命演出,耽誤治療,死於胃癌,終年三十七歲。

  在叢飛身患胃癌實在無法繼續資助時,那些天真無邪的學生和號稱國家棟樑的大學生是怎麼做的?

  受資助的學生甲:「騙子,他義演賺那麼多錢,得個胃病能花多少錢?」

  受資助的家長甲:「你不是說要把我孩子供到大學畢業嗎?我孩子還在上初中你就不出錢,你不是坑人嗎?」

  叢飛:「我現在在治療,所以不能繼續匯款。」

  受資助的家長甲:「你什麼時候才能治好病演出賺錢啊?」

  很難想像叢飛最後的日子是怎麼度過的。他去世的時候,家徒四壁,女兒還不到一歲,那些他曾經拼命工作省吃儉用去幫助的人,在他瀕死時刻,還在伸手向他要錢,態度冰冷而強硬,很多學生甚至拒絕承認被叢飛資助過,更別提看望。

  《中國青年報》記者當年採訪部分受助者,有些受助者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從來沒有強迫他。」

  為什麼?

  除了「感恩的邊際效應」之外,我再向各位陳述一個心理學概念:「失敗者的憤怒」。

  失敗者的憤怒,是源於對自己失敗的境遇感受到的自卑與恐慌,但是由於人總是能夠無條件地原諒自己,因此這種對自身境遇的自卑與恐慌,在自我心理的調節(或是你可以理解為扭曲)下,從一開始就跳出自我的檢討而轉嫁到他人。

  叢飛的例子就是典型的「感恩的邊際效應」加上「失敗者的憤怒」。因為這種心理上的扭曲,受助者搖身一變,從「受人資助」變成「被叢飛利用」的弱勢群體,不僅逐漸忘記當初第一次受到資助的感動,到最後,受資助者反而認為叢飛幫助自己是有目的的,轉而仇恨叢飛。

  醜陋的「失敗者的憤怒」之相:「你現在過得比我好,早晚有一天會倒楣」

  強於自己的人總是在提醒自己的失敗,人們又無條件原諒自己的無能並且轉移自己的自卑,因此「失敗者的憤怒」在越親近的關係中表現得越明顯,因為他的潛意識裡認為你們的能力、思維、格局都是同一個層次,你比我過得好,只是運氣好而已,他永遠看不到你自身的努力,雖然有些人確實是因為運氣好而過上好日子。

  當年都是一起玩泥巴的小夥伴,憑什麼你開好車;當年都是一起吃路邊攤的好閨蜜,憑什麼你拎名牌包而我給孩子買尿布還要比價;當年都是村裡的破落戶,憑什麼你住別墅而我依然只能在土坯房裡打麻將��

  「你現在過得比我好,早晚有一天會倒楣」就是一種典型的「失敗者的憤怒」。

  「我給你一顆糖,你看到我給別人兩顆糖,你就對我有意見,但是你不知道他曾經給我兩顆糖,而你什麼都沒有給我。」曾經在朋友圈盛傳的這段話,也是一種典型的失敗者的憤怒。糖果數量的不公平,使他在潛意識中有自己處於「失敗的朋友關係」中的擔憂與自卑,本能引導他直接將問題轉移到送糖者身上,「是你做人有問題」,如果不幸你一直無私地送他糖,他已經沒有當初接受第一顆糖的溫暖與感動,所以一旦你送的少了或是停止贈送,他將不可逆轉地產生憤怒!

  好了。

  如果你不幸遇到開篇故事中那樣的親戚,甚至叢飛這樣的極端例子,這個時候,你想一想,也許應該神情閒淡地對那些正在恬不知恥向你伸手要錢的忘恩負義者說一句什麼呢?

ავტორის შესახებ

� 本名吳會超,生於1988年,曾經擔任電視台編導,《海風窗》(歐美同學會商會內刊)執行主編,北京三十度空間傳媒廣告有限公司CCO(首席內容官),現為公關人,LinkedIn(領英)專欄作者、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作者,著有原創微信公眾號「思維補丁」,文章嬉笑怒_,刺痛人心,語關一切常識,多篇原創文章被各大社群平台瘋狂轉載,全球總點閱數破億。


 

შეაფასეთ ეს ელწიგნი

გვითხარით თქვენი აზრი.

ინფორმაცია წაკითხვასთან დაკავშირებით

სმარტფონები და ტაბლეტები
დააინსტალირეთ Google Play Books აპი Android და iPad/iPhone მოწყობილობებისთვის. ის ავტომატურად განახორციელებს სინქრონიზაციას თქვენს ანგარიშთან და საშუალებას მოგცემთ, წაიკითხოთ სასურველი კონტენტი ნებისმიერ ადგილას, როგორც ონლაინ, ისე ხაზგარეშე რეჟიმში.
ლეპტოპები და კომპიუტერები
Google Play-ში შეძენილი აუდიოწიგნების მოსმენა თქვენი კომპიუტერის ვებ-ბრაუზერის გამოყენებით შეგიძლიათ.
ელწამკითხველები და სხვა მოწყობილობები
ელექტრონული მელნის მოწყობილობებზე წასაკითხად, როგორიცაა Kobo eReaders, თქვენ უნდა ჩამოტვირთოთ ფაილი და გადაიტანოთ იგი თქვენს მოწყობილობაში. დახმარების ცენტრის დეტალური ინსტრუქციების მიხედვით გადაიტანეთ ფაილები მხარდაჭერილ ელწამკითხველებზ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