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財政總長更迭錄(1912-1926)

· 血歷史 Book 178 · 獨立作家-新銳文創
Ebook
274
Pages

About this ebook

熊希齡減少行政費、舉借內債;梁士詒勵行節餉減政,增加新稅;
梁啟超以庚子賠款改革幣制;顧維鈞提出關稅自主,裁廢釐金;
曹汝霖主張經售債票、撥還部欠、切銷京鈔。
看1912-1926年短短15年內,多達22位專家如何整頓中國金融!

民初財政總長更迭之頻繁,可以知道當時政治是多麼不穩定。由於政治不上軌道,連年用兵,財政問題便益形困難。在這二十餘位總長中,論才識,論魄力,論操守,的確有些不錯的;……這種政治上的牽制,使得他們的努力,並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賈士毅《民初財政總長》


賈士毅(1887―1965),字果伯,號荊齋。江蘇宜興萬石小塘村人。民國時期的財政學家,青年時東渡日本明治大學求學,獲政治學士學位。求學期間,清朝政府授予其「法政科舉人」頭銜。歸國後在民國政府擔任要職,並熱衷於教育事業,擔任民國多所大學專任教授,促進民國財政學發展。曾著《民國財政史》、《民國續財政史》等書,被學界奉為研究民國財政的開山之作。

他以獨到的觀察,詳實記錄了民國元年到十五年之間,上位的所有財政總長的生平事蹟與施政觀點,計有陳錦濤、熊希齡、周學熙、梁士詒(代理部務)、周自齊、梁啟超、李思浩、顧維鈞、羅文榦、王克敏、曹汝霖等多人,其中任滿一年以上的只有周學熙、周自齊和李思浩三人,而任期最短的是張勳復辟時候的張鎮芳和黎元洪總統時候的羅文榦,僅僅十一、二天。

賈士毅不僅以財政之學聞名,詩詞的造詣也備受推崇,風格近似白居易、陸游,在公暇之餘,偶寄吟詠,留下相當多的篇什,成《荊齋詩鈔》一冊。由於屬於自印本之類,印量極少,坊間難以得見,實屬珍貴。本書將此篇復刻於後,希望藉由「因詩證史」的方式,還原一個時代的見證,呈現更多面相的學者面貌。

About the author

原著/賈士毅(1887-1965)

賈士毅,字果伯,號荊齋,江蘇宜興人。賈士毅早年畢業於日本明治大學,民國成立後,入北洋政府財政部,曾任庫藏司司長、會計司司長等職。民國16年至21年,任國民政府財政部賦稅司司長;21年時,任財政部常務次長,後任立法委員,並曾任交通銀行商股監察人。32年任江蘇省財政廳廳長;政府遷臺之後,參與籌設逢甲學院(今逢甲大學前身),並任董事。後任台灣第一商業銀行董事、交通銀行監察人。民國54年7月9日,賈士毅在台北市病逝。享年79歲。


主編/蔡登山

文史作家,曾製作及編劇《作家身影》紀錄片,完成魯迅、周作人、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老舍、冰心、沈從文、巴金、曹禺、蕭乾、張愛玲諸人之傳記影像,開探索作家心靈風氣之先。著有:《人間四月天》、《傳奇未完──張愛玲》、《色戒愛玲》、《魯迅愛過的人》、《何處尋你──胡適的戀人及友人》、《梅蘭芳與孟小冬》、《民國的身影》、《讀人閱史──從晚清到民國》、《叛國者與「親日」文人》、《楊翠喜‧聲色晚清》、《多少樓臺煙雨中:近代史料拾遺》、《多少往事堪重數:百年歷史餘溫(1890-1990)》、《情義與隙末──重看晚清人物》等十數本著作。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