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這一生中,到底有多少人,可以成為你的生死之交?到底有多少人,是值得你可以用生命去交換的朋友?
我真的很幸運,因為我有梁凱恩老師,還有一位就是陳霆遠老師!他們都是我這一生中值得用生命去守護的人!
我是一個處女座的人,一直以來,我都以極高的要求方式在對待我自己,也才創造了如今的一點點小小的成績!
當然,要與我相處共事,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為,我也會用極高的標準,來要求我身邊的人!
對於一個像我如此挑剔的性格,是什麼樣的一個人,能夠如此深入的鑽進我的心靈,讓我願意用一生守護呢?
到2013年7月19日,我接觸並從事教育培訓這個行業已經滿二十一年了,我對這個行業充滿激情,就如同世界第一的潛能激發大師安東尼羅賓所說的那句話,這個世界能夠賺錢的行業有很多,但沒有一件事情比得上改變人們的命運,來的更有意義!
過去,我親眼見證了有太多的人們因為自己的無知,而讓他們的生命陷入困境!
更有許多的企業家,因為無知而導致企業倒閉!
當然,人們永遠都是無知的,因為這個世界有著太多的資訊等待著我們學習、成長、改變!
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我們真的沒有辦法,去運用那些我們大腦中所根本不知道的方式!
我們在學校有受過系統的培訓……
我們有學過語文,但那不代表你有受過口才訓練,知道要如何在對的時間,說出最有說服力的言語!
我們有學過數學,但那也不代表你具備清楚的財務知識,知道要如何靈活的運用財務的槓桿!
我們學過歷史,但又有多少人能夠將歷史的教訓,轉換成人生的教條呢?
我們學過地理,但那也並不代表我們就知道要開設一家連鎖店,要如何選擇正確的地理位置!
當然,學校所交給我們的知識,對於我們的人生還是有用的,但要經營好一家企業,最關鍵的一步,就是要有能夠將現金收進來的本事,然而這件事情學校並沒有交給我們!
中國的企業平均壽命只有不到2.7年,甚至有50%以上的企業,連第一年都撐不住就倒閉!難道,有人會在創業時設定企業一年就倒閉的目標嗎?
根據調查,一年之內倒閉的企業,絕大部分都是源自於無法創造銷售量,也就是賣不出去!
這真的非常正常,因為,我們何時正規的學過,如何輕而易舉的將東西賣出去的本事呢?
今天,真的是大家的幸運!因為,陳霆遠老師的新書《行銷36計》終於要出版啦!
為什麼你一定要一口氣買一百本這本書呢?
1.陳霆遠老師,是亞洲首席演說家梁凱恩老師、亞洲潛能激發大師許伯愷都極力推薦的大師!
2.他是兩位老師的生死之交,其人品是無庸置疑的!
3.過去八年,超越極限在陳霆遠老師的帶領之下,平均每年打破兩個行業的紀錄,甚至是世界紀錄!
4.這是一本用實戰經驗、經過反覆驗證,所產生的一本實戰工具書。
5.行銷的最高境界,就是要讓銷售變得無用武之地,擁有這本書,你立刻就會輕而易舉的倍增你的營業額!
6.你的身邊有越多的人學會行銷,力量就會更大量的倍增!
7.學習行銷,就要隨時思考如何倍增產品的價值,進而更大量的銷售。
8.學會行銷,就會開始思考如何在任一關鍵結點上,找到與人合作的點,借力、使力、省力!
9.這是一本能夠讓你讀到哪、就立刻用到哪的書,不用等到讀完,就立即產生巨大的效果!
10.帶著團隊每週辦一次讀書會,每週探討其中一計,不但業績會快速增長,團隊的水準更會快速提升!
……
有太多的理由,值得你立刻做出擁有這本書的決定!
最後,我想說——
曾經我以為我是一個極其努力的人,直到我認識了陳霆遠老師,他徹底地改變了我對努力的定義!
拼命,就是他對努力的最低標準!
曾經,我認為我是一個標準極高的人,直到我認識了陳霆遠老師,他讓我知道什麼才是最高標準!
做出的事情能夠對人類產生巨大的貢獻,在宇宙中留下足跡的事情,才叫做高標準!
曾經,我以為我的使命感能讓人感動,直到認識陳霆遠老師,他讓我知道,使命不是用來讓人感動,而是有一天能讓天都為你感動!
曾經,我以為我是一個誠實正直的人,直到認識陳霆遠老師之後,我才看到了什麼才叫做誠實正直!
誠實正直的標準,就是要有一天被寫入教科書!
這是一本早該在五年前就應該出版的書,為什麼如今才問世?
因為他的誠實正直的個性,他的使命,他的高標準,他渴望帶給人們真正的改變,並做一件在宇宙中留下足跡的事情!
許伯愷
開篇:行銷「決定一切」
我們活在一個行銷的世界裏!經常有人問我:「陳老師,什麼是行銷?」簡而言之,行銷就是找到正確的支點,用最少的力氣、最少的時間、最低的成本,創造最大的績效!
當新技術快速地改變和刷新著我們的生活方式,當世界走向扁平化,機會走向公開化,當預測與分析失靈,傳統的行銷手段頻頻失效的今天,我們應該如何行銷?
關鍵就在於建立和同行之間的差異化,建立未來的影響力。如果你的目標是讓企業經營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一百年,那麼你現在需要做的,不只是迎接現在的客戶,更應該注重未來的客戶!
行銷就是投資未來,做未來的佈局!這就是成功的企業家和失敗的企業家的區別!
也許一家企業目前生意很好、業績蒸蒸日上,但如果企業家固步自封,那麼巔峰過後就是危機。
行銷未來,就是行銷現在的小朋友,行銷即將進入社會的這群人。
現在美國、韓國的一些化妝公司、香水公司、內衣公司,很注重深挖客戶資源,他們的行銷對象已經降低到十三歲;更誇張的一些公司,會在你還在娘胎的時候就打你的主意,比如,咖啡公司會把咖啡糖大量送給婦產科醫生,醫生做成禮盒,送給每一個來檢查身體的媽媽,並告訴她們,吃糖會穩定孕婦情緒,胎兒六個月的時候,聽覺和味覺就已經形成,媽媽吃咖啡糖,他也會習慣這個味道;也有一些百貨公司大賣場會有一個孕婦專區,裏面會免費提供音樂、香水、櫻桃水。這樣,透過媽媽的身體構造,她喝的水、聞的味道、聽的音樂,都會傳到胎兒身上,孩子出生之後,會特別喜歡這個賣場,喜歡吃這裏的東西,聽這裏的音樂。
想一想,你的孩子認識的第一個英文字母是什麼?KFC!
在我們小的時候,餓了不會想到肯德基、麥當勞,渴了也不會想要喝咖啡。而現在,我們會不由自主的想到這些品牌,這就是飲食習慣的入侵,我們的錢就是這樣被賺走的。
賈伯斯每天早上都會問鏡中的自己:「如果今天就是我人生的最後一天,我還會做今天預定的工作嗎?」菲力浦‧科特勒說:「五年內,如果我還以同樣的方式,做今天同樣的生意,那我即將關門大吉了。」
所以說,作為中國的企業家,也應該懂得這些觀念和知識,成為勇於投資未來的人,才能找到企業的長久立足之地,才會有下一個改變世界的企業在中國出現,而不至於被國外的企業「入侵」!
行銷不只是行銷我們的客戶,還有我們的員工、股東、家人、合作夥伴。很多時候,我們總是熱衷於到牆外拼命賺錢,卻忘記了牆內有很多資源。
諾基亞在最巔峰的時候,全世界市場佔有率超過40%,口袋裏有超過四百億美金,它不會想到有一個做電腦的、被公司趕出董事會的人會重返公司,創造蘋果的奇跡,使得江山易主;而將蘋果從將近倒閉、拉到第一名的賈伯斯也不會想到,在他死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第一名就變成了「三星」……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如果你不求新求變,沒有創新的團隊,就不能避免被替代的命運。
過去幫你走到今天的,是你過去的團隊;過去帶你成長到今天的,是你過去的知識;過去讓你成長到今天、擁有今天的,是你過去的人脈。火箭要想發射到外太空,必須靠另外一截火箭的推進。那麼,你的下一截火箭在哪裡?
如果你想成為行業第一,想要創造一個有影響力的企業,創造一個百年企業,那是需要準備一百年的燃料,一百年的目標和計畫,一百年的人才系統,一百年的事業發展規劃,這樣,你的火箭才能飛得更遠,即使你走了,你創造的這個品牌依然會留下來!
日本企業平均壽命4.9年;歐美企業平均壽命3.8年;中國企業平均壽命2.5年,每三分鐘就有一家公司倒閉,每三十二秒就有主管異動,每十五分鐘就有公司轉移經營權,96%的公司在創業十年內銷聲匿跡,平均每一年有一百萬家企業倒閉。由此,我們必須要明白:危機隨時會來。
在過去需求式的市場環境中,很多企業家會透過人脈、機會、關係,稀裏糊塗的把企業做起來。但現在是全球化市場的時代,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成為產業鏈之間的競爭,你的思考角度也應該更加全面、更宏觀。
美國產業鏈戰爭的最高原則是,把價值最低的製造業放在中國。
我們都知道製造業有著三大致命缺點:環境污染、資源浪費、剝削勞工。國外企業家把污染嚴重的製造業丟在中國,美化自己國家的環境,建五星級酒店,讓賺最少錢的中國人,拼命努力工作,有了一點點收入,便選擇出國旅遊,移民國外,再次把錢貢獻出去。
芭比娃娃在美國售價十美元,中國離岸價二美元,其中管理和運輸成本一美元,材料成本0.65美元,代工利潤只有0.35美元,所以我們賺的都是血汗錢。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一種悲哀,但很少有人會思考到這個角度。
我寫這本《行銷36計》,就是要改變這一切,我們必須學習外國頂尖的技術和資訊,才能超越他、迎頭趕上他。
現代行銷學之父菲力浦‧科特勒認為,目前人民幣不升值,中國企業家不應降低產品價格來促進銷售額,而應創新產品、行銷建立品牌,來提升產品優勢及競爭力。
中國的很多企業常常使用價格戰來行銷,比如京東蘇寧大戰。但打價格戰是沒有忠誠度可言的,今天你便宜,會有客戶跟隨你,明天他便宜,客戶馬上就會流失。國外的一些企業卻非如此。據我瞭解:
紐西蘭的奇異果整合了所有的果農,統一收購、統一價格,由一家行銷公司賣到全世界。因為營養價值高、行銷成本高,所以沒有殺價的可能。
鑽石也是如此。
最近在俄羅斯發現一個全世界最大的鑽石礦,如果開採出來,流向市面,鑽石價格就跟雞蛋差不多。因為市場價格是供需造成的,如果鑽石滿地都是,也就不值錢了。
但是,全世界90%的鑽石掌握在De Beers 戴比爾斯集團手中,他的公司庫存量賣,未來一百年也賣不完。所以他才能夠賺錢,而我們卻一直在自相殘殺。
所以,科特勒建議我們,從現在開始一定要轉型和調整,把思路和思維都轉變。
福特汽車創辦人亨利‧福特說:「企業不創新就滅亡!」世界第一管理學大師湯姆‧彼得斯指出:「二十一世紀全球距離已經消失,要麼創新,要麼死亡!」
人不創新就會落伍,產品不創新就會被淘汰,企業不創新就會倒閉,我們必須創新產品,透過行銷建立品牌,來提升產品的優勢和競爭力。
新力曾經是家電品牌的巨擎,但就是因為創新能力的衰退,使其營業利潤銳減90%,甚至都沒有成為一個很好的追隨者;
雅虎CEO楊致遠曾經是中國華人的驕傲,但就是因為太驕傲、目空一切,認為自己是網路界的權威和鼻祖,不懂得創新,導致過氣,股價下跌96%;
在過去的膠片時代,柯達曾經是世界排名前三的的企業,但是卻忽視了時代的改變,踢走公司發明數位相機的研發人員,使其不得已帶著技術投奔新力。結果不到三年,江山易主,數位相機時代來臨……
這就是不創新的結果!只要你敢創新、勇於改變,永遠不嫌晚。相反的案例有:
IBM也曾經接近破產倒閉,兩年虧損一百八十億美金,但格斯特納上任之後,決定放棄燙手山芋,把投入最高、價值鏈最低的製造業──電腦賣給聯想 ,將IBM轉型成為培訓公司。現在IBM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培訓公司,轉型成功,股價上漲;
蘋果也是一樣。當賈伯斯重返蘋果的時候,蘋果正陷入財政危機,戴爾電腦的總裁,當時是網路電腦銷售第一名,被問及「如果由你掌管蘋果公司,你會怎樣做」時,戴爾公司CEO邁克‧戴爾做了這樣的回答:「要是讓我來管理蘋果電腦的話,我會立刻將蘋果電腦公司關閉,把資金還給股東。」但賈伯斯用創新和設計,反擊了曾經嘲笑蘋果關門的戴爾。「領導者和追隨者最大的差異就在創新!蘋果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持續不斷的創新能力!」就這樣,他拼出了蘋果的未來;
一九九八年,三星電子產品滯銷,負債超過一百七十億美金,面臨倒閉。
在關鍵時刻,三星總裁李健熙提出和總結了著名的「除了老婆孩子,一切都要改變」的孤注一擲的精神,使得三星能夠勇於挑戰自我,關鍵時刻大膽割捨,隨時以世界第一流企業為標竿來學習,拋開只做第二流產品的做法不斷進化,終於一路攀升,躋身世界五百強之列,成為擁有八個世界佔有率第一的產品。
是什麼如此迅速地改變了三星的一切,又是什麼推動著三星一次又一次跨越成長的障礙?
毫無疑問,就是不斷改變和突破創新的精神!
創新可以改良產品的性價比和生產成本,強化品牌,超越競爭對手,創造新的市場,提高市場進入門檻,為企業奠定一個新的高度;創新可以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永遠給客戶新的不同的視覺感受;創新可以提高員工的士氣及向心力,提高企業內部管理及運營效率。
創新是需要勇氣、需要革命的!你必須擁有眾人生死全看我、力挽狂瀾我一人的「自信」,擁有膽大包天、不可思議、明確長遠的「目標」,擁有做不到會死的「動機」和「渴望」,擁有控管風險的「能力」,擁有承擔失敗的「勇氣」,擁有三星的三力──「洞察力」、「應變力」、「即戰力」,擁有賈伯斯的「魔鬼執行力」,才能改變企業命運,改變產業歷史,甚至改變世界未來!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偉大的!但哪個成功的企業家不是如此呢?過去的成長可能是運氣、可能是機遇,但它們不會永遠青睞於你,有可能你的運氣會跑掉,大客戶會跑掉,人才會跑掉,意想不到的競爭對手會殺進來。
不可否認,在中國,大多數的企業家、創業者、行銷者正在錯失數以百計的行銷機會,大多數人在浪費他們的資源、財富、時間,做著一些看不到回報的事情,也有的人正在面臨著虎視眈眈的競爭對手不知所措……如果你也是這其中的一員,那麼,是時候考慮行銷了!
作為中國的企業家,我們應該有更多的責任和義務,帶領我們的行業、同行、甚至合作夥伴,一起來奔向世界的最高峰,把全世界的錢賺回來。
在這幾年間,我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透過演講把我的行銷經驗傳授出去。透過現場學習,很多人汲取了靈感、獲得了財富。但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到現場學習,所以,今天,我把這些行銷知識計謀以三十六計的形式出版成書,這本書讓行銷變得更加可以操作、更加清晰明瞭,希望你能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智慧,讓你的行銷可行而有收穫!
陳霆遠
超越極限集團策略長
中國企業家培訓集團聯席董事
富比士導師商學院高級講師
壹零壹目標網有限公司創始人
「免費」是所有行銷話術中,最有力量的兩個字!
不可否認,很多客戶都喜歡免費的東西。因此現在很多商家,都在絞盡腦汁地思考,怎樣獲取利潤的最大化,如提高商品價格、壓縮成本等。相對商家而言,消費者在購物中,處於資訊不對稱的弱勢地位,因此會有一定的風險。所以,商家越是想掏空消費者的口袋,消費者則越是捂緊口袋,和商家展開貓捉老鼠的遊戲,在這個過程中,商家消耗了大量的行銷費用,但收益卻很一般。
在這種情況下,扮演「貓」的商家可以換一種思路,拿出一塊蛋糕,等著「老鼠」自己送上門來。這個蛋糕就是「免費」!
「免費」降低了消費者的購買風險,使其能有嘗試新產品的欲望,從而拉動銷售的增長。現在,「免費行銷」已經成為一種最具吸引力的行銷手段,很多的商家推出了「免費」的服務和產品。
「奇虎360」是如何快速贏得那麼多的市場佔有率的?就是因為免費。360安全衛士,殺木馬、防盜號、免費殺毒,不但永久免費,還獨家提供多款著名殺毒軟體的免費版。擁有木馬查殺、惡意軟體清理、漏洞補丁修復、電腦全面體檢等多種功能,所以才吸引了眾多的客戶群。
自動售貨機是能根據投入的錢幣自動付貨的機器。但日本有一款免費的自動販賣機,消費者不用花錢,就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但要想達成這一點,需要看三分鐘的廣告。很明顯,是廣告贊助商來為消費者買單。所以,想要免費,就必須接受它的廣告。
美國一家貨運搬家公司,免費提供為六十歲以上老人搬家的服務。也許有人會問,免費搬家,賺什麼?搬家肯定會有很多廢舊的東西要清理,也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幫忙,所以搬家公司透過後續的服務來賺取利潤。
美國一家公司推出了免費的英式管家服務,從英國請來有經驗的管家。很多人聽到「免費」、「英式」就想要申請,可是這家公司從哪裡賺取利潤呢?即顧客需要和這家公司簽約,把家庭每個月的採購權授權給這位管家。
亞洲航空是全球最賺錢的航空公司,是連續三年世界最低成本的航空公司,利潤率高達百分之三十一,它曾推出了一百萬張免費機票,瞬間得到大量的免費廣告和宣傳。航空公司與當地的旅遊局合作,我帶給你旅遊觀光客,你給我一定的折扣和優惠,而且遊客飛過去旅遊,也一定要飛回來,這也是一筆很大的收入。
「不花一分錢,汽車免費開三年」,也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免費行銷方式,這不僅是為了回饋消費者,更是為了讓更多的消費者認識汽車品牌、認可產品。
此外,對產品實行捆綁式銷售,也是一種很好的免費模式。
一九○三年,推銷員金‧吉列(King Gillette)用了四年時間,發明了一種可更換刀片的刮鬍刀,但是在最初銷售的一整年裡,只賣出了五十一副刀架和一百六十八枚刀片。之後,吉列創造了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他以極低的折扣,將數百萬副刀架賣給美國陸軍,以便這些士兵退役回家後,可以變成吉列的忠實用戶。除此之外,吉列公司還將刀架以很低的折扣價賣給銀行,讓銀行作為禮品送給新開戶的客戶(就是有名的「存錢送刮鬍刀」活動)。透過這種新商業模式,僅僅過了一年,吉列公司就售出了九萬副刀架和一千兩百四十萬枚刀片。他們還將剃刀和很多熱門產品進行捆綁銷售,包括口香糖、咖啡、茶、調料和棉花糖等,至今吉列公司已經成功售出了幾十億枚刀片。
髮飾行業的百麗,一次消費,終身免費盤髮。顧客辦一張會員卡或者購買產品,不僅幫顧客免費盤髮,還會教顧客很多盤髮的方式。那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一次消費,終身盤髮」的商業模式,不僅打造了流行美的品牌,籠絡到一批忠誠用戶,還順理成章地把一個髮卡賣到幾百元(所以,這種方式讓流行美成長很快,現在已經有三千家直營店,年營業額從一九九八年成立的十幾萬,成長到目前十多億)。
現在有很多預存話費贈手機的活動,雖然是「零元購機」,但它會和運營商合作,之後兩年內購買者,每個月都要花很多錢打電話。
咖啡供應商免費送一台咖啡機,放在顧客的辦公室裡,但顧客要購買他們的咖啡豆。
惠普的印表機最便宜,一款才三百元人民幣,然而列印墨水匣,才是這家年營業收入逾千億美元的IT公司的主要利潤……
由此可見,對產品實行捆綁式免費,即購買某產品或者服務時贈送其他產品,雖然不能為企業帶來直接收入,但卻能讓企業的產品迅速佔領市場份額。
除了「免費」價格策略之外,交叉補貼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交叉補貼策略,是利用互補產品之間存在的密切聯繫,實行綜合定價,以盈利產品的收入,來補貼因優惠價格出售產品而帶來的損失,從而促進互補產品的銷售,獲取更大盈利。通俗來講,就是透過有意識地以優惠甚至虧本的價格,出售一種產品,而達到促進銷售、盈利更多的目的。著名管理學家麥可‧波特把前一種產品稱為基本產品,後一種產品稱為盈利產品。
在零售業中,這種做法被稱為「虧本領先」。將一些產品的價格,訂在成本甚至低於成本的水準,用來吸引那些對價格很敏感的客戶光顧,希望這些買方在光顧時,會購買店中其他盈利更多的產品。在被人們稱為「剃刀與刀片」的這種涉及互補產品的戰略中,同樣的定價策略發揮了作用。將剃刀以成本價或者接近成本的價格出售給買方,最終目的,是使買方在將來購買更多利潤比較高的替換刀片。麥可‧波特還給出了運用這種做法時,所必須具備的條件。
比如,沃爾瑪推出「一個光碟只要一塊錢」的方案,光碟肯定不會賺錢,但沒有人會只買一塊錢的光碟,消費者肯定還會買其他的東西。這種協力廠商交叉補貼,就會幫我們把錢賺回來。
「免費」是所有的行銷話術中,最有力量的兩個字,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但這一戰略和策略,也有一定的代價和風險。
因為對企業來說,「免費」更多的是一種生存法則,一種可以改變舊有發展模式、實現脫胎換骨的「動力機器」。「免費」是手段,不是目的。我們要找到「免費」以外、能把錢賺回來的方式,否則,「免費」就只能是賠本的買賣。
思考行銷
1. 我的企業有哪些免費策略呢?
2. 如果我的產品或服務是免費的,我可以從哪些地方將錢賺回呢?
總之,企業在使用「免費」策略時,應該認真分析各種模式和自身的情況,並採取合理有效的行銷策略,做到趨利避害,真正發揮「免費」價格策略的作用。
將手中的資源發揮到極致!
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顧名思義就是指每個人都有長處,要讓每個人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各種東西都有可用之處,要儘量利用每一種資源,讓各種東西都發揮作用。
在企業中,人和物等資源,都不一定得到充分的發揮。而不費吹灰之力立刻倍增業績的方法,就是將手中的資源發揮到極致。
大部分的人都是到外面去尋找資源,卻往往忽略了最寶貴的資源,就在自己的腳下。其實,很多的問題和挑戰,可能自己身邊的人就能幫我們解決。也許我們一直拜訪不了的大客戶,正是我們小學同學的父親;也許我們公司的員工,就可以幫我們解決很多的困難和挑戰。關鍵在於我們能不能發現這些人才。
思考行銷
1. 我企業中目前閒置、沒有充分利用的資源有哪些?
2. 我如何最大化運用我手上所有的資源?
哈威‧麥凱有一個著名的「六道人脈理論」。所謂六道人脈理論是指:地球上所有的人,都可以透過五層以內的熟人鏈,和任何其他人聯繫起來。通俗地講:「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透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
喬‧吉拉德也有一個著名的「二五○法則」。他是美國歷史上著名的汽車推銷員。有一天,剛剛任職不久的他去殯儀館,哀悼朋友謝世的母親。他拿著殯儀館分發的彌撒卡,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他們怎麼知道要印多少張卡片?吉拉德向做彌撒的主持人打聽,主持人告訴他,他們是根據簽名簿上的人數算出來的,來這裡祭奠一位死者的平均人數,大約是兩百五十人。
不久,一個殯儀館業主向吉拉德購買一輛汽車。成交後,吉拉德再次問他,每次來參加葬禮的平均人數是多少,該業主回答說:「差不多是兩百五十人。」又有一天,吉拉德和太太去參加一位朋友家人的婚禮,婚禮是在一個禮堂舉行的。碰到禮堂的主人時,吉拉德又向他打聽,每次婚禮有多少客人,那人告訴他:「新娘方面大概有兩百五十人,新郎方面大概也有兩百五十人。」
這一連串的兩百五十人,讓吉拉德悟出一個道理:每一個人都有許許多多的熟人、朋友,甚至遠遠超過了兩百五十人這一數字。兩百五十代表了你的人脈網關係網,也就是說,至少有兩百五十個不同的人,能夠幫你解決問題。
我們必須清楚,產品庫存是資源、客戶是資源、員工是資源、賺我們錢的人和想賺我們錢的人,都是不可或缺的資源,我們要做的,就是讓這些資源的價值,得到最大化的發揮。
思考行銷
如果我現在付你錢,那你可以幫我什麼忙呢?
以上的問句,是很好的深挖對方資源的一種方式。因為作為企業家,我們可能每個月、每週甚至每天都在付錢給別人。如果我們能問問對方這個問題,那麼對方很可能就會給我們打折,或者讓我們獲得一些額外的收益。
除了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和人脈之外,還要注重一件事情,那就是去計算員工的平均產值。
任天堂公司成立於一八八九年,原為生產紙牌的手工作坊,現是日本最著名的遊戲製作公司,其製作的電子遊戲及主機、掌機系列,在全球範圍內深受歡迎。它的年營業額為四十三億美元,員工數為三千兩百五十七人,員工平均產值為一百三十三萬美元。
而沃爾瑪公司是一家美國的世界性連鎖企業,該公司的年營業額為三千四百八十七億美元。以營業額計算,沃爾瑪為全球最大的公司,但公司裡的員工數為一百九十萬人,員工平均產值僅為十八萬美元。
舉這個例子只是想提醒讀者,在過去,我們可能忽略了去計算員工的平均產值。那麼,員工的平均產值怎麼算呢?很簡單,年平均產值=企業年營收/員工總人數。瞭解了平均產值的概念,我們就應該透過策略、輔導和激勵,來提升員工的平均產值,從而促進企業營業額的增長。
要想持續提升員工的產值,我們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措施:
第一,組織培訓。
安東尼‧羅賓說:「所有的企業最大的浪費,是擁有一群潛能沒有被激發的員工。」要想激發員工的潛能,培訓一定是最好的方式。如果員工狀態比現在好兩倍,企業的營業額就會成長百分之五十。
第二,辦比賽。
要想提升員工的競爭力,PK非常重要。為什麼超越極限公司的產值,是同行的四~十倍?就是因為我們公司有這種PK的企業文化。所以,企業要在公司裡塑造幾組不同的人馬,製造競賽的氛圍,從而激發員工取勝的信心和戰鬥力。
第三,製造假想敵。
除了在企業內部進行PK之外,還需要製造外部的假想敵。因為在一定的社會背景下,外部事件都可能給公司帶來巨大的危機或機會。比如日本釣魚島事件,就能促使國內的企業家團結起來,提高向心力。
第四,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不管是誰,在做好一項工作或一件事情時,往往都會想要得到一定的精神或物質獎勵。而作為以人為主體的企業,一定要用獎勵制度,來激發員工內在的能量,然後圍繞品牌的內涵,建立一種一致性的激勵機制,這才是以人為本的內涵,也是最佳的企業管理做法。
而且,當我們在企業中獎勵了最優秀、最有上進心的員工,就等於樹立了一個標竿,那麼他就能去影響身邊的人,把正能量帶給周圍的人。
第五,激發使命感及目標。
美國的賈費德博士認為,使命感是一種促使人們採取行動、實現自己理想的心理狀態,是決定人們行為取向和行為能力的關鍵因素。
領導者應該善於利用使命感來激勵員工,讓員工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想想看有什麼東西,可以讓一個人不計較利益得失而努力?作為社會人,人們總在尋找歸屬感、認同感和成就感,而工作就是提供給他們實現這些願望的最好途徑。當員工把工作當作自己的事業時,無論企業提出怎樣高的目標和要求,他們都會努力奮鬥、達到目標。
第六,每週至少對員工公眾演說一次。
領導者每演講一次,員工和他的關係,就會成長至少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員工和領導者的關係好了,對他的支持度就會成長,企業的向心力才會更強。
需要注意的是,激發員工的行動力,不應該只是你在公司的時候,換句話說,如果員工做任何事情,都是做給老闆看的,那麼他的才能肯定得不到充分的發揮。但無奈的是,作為老闆,永遠都不知道當自己不在公司的時候,員工在做些什麼?
陳霆遠
超越極限集團策略長,中國企業家培訓集團聯席董事,
陳霆遠,全亞洲知名的行銷策略權威,
他兌現不花一毛錢環遊世界的目標,應用策略舉辦五萬人演講會,
韓謹鴿
心靈成長、人物傳記作家、清華大學認證職業培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