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六月: 2019年香港「反送中」與自由運動的開端

· 血歷史 第 161 冊 · 獨立作家-新銳文創
3.8
28則評論
電子書
168

關於本電子書

700萬的香港市民中,近200萬人站上街頭,震撼世界!

這一刻,他們為何挺身而出?


2019年,香港特區政府無視反對意見,宣布將於6月12日繞過法案委員會,直接提交《逃犯條例修訂草案》至香港立法會大會進行二讀。該草案允許香港特區政府向中國大陸、澳門和臺灣等司法管轄區移交嫌疑人及進行法律協助。港府計畫逕送二讀的公告一出,社會譁然,反對者自發性進行為期數週的「反送中」運動(又稱「反修例」,Anti-Extradition Bill Protests)。


直至7月9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民怨沸騰下宣告《逃犯條例修訂草案》「已壽終正寢」("the bill is dead");然而抗爭者認為「五大訴求」(不檢控示威者、取消暴動定性、追究警隊濫權、撤回送中惡法、林鄭月娥下台)未獲回應,香港民眾透過公民力量變化運動形式,持續進行長達數個月的大規模抗議。


*運動後期,漸漸有聲音認為要治本,應把訴求中的林鄭下台更訂為「立即實行雙普選」。然而也有聲音認為應該追究林鄭的失誤,維持訴求字句。


認識這場舉世注目的公民運動須知幾個關鍵:《逃犯條例修訂草案》為何引發香港社會如此巨大的疑慮與不安?草案修訂的社會背景為何?港府推動草案的程序是否合乎法制?香港政治界固有的「建制派」、「泛民」與「本土派」在運動中立場為何?向來被視為極重視商業發展、立場紛歧的廣大香港民眾如何迅速串聯?歷經數個月來警方的催淚彈洗禮,仍能大規模示威,民氣不墜?抗爭者中的「和理非」與「勇武派」在運動如何互動?港人所追求的「自由」,與「民主」或「法制」存在什麼樣的關係?


撰寫本書的22位青年作者分布於香港各界,親身參與並見證了運動。書中從2014年「雨傘革命」後的香港寫起,詳細爬梳「反送中」運動的來龍去脈,試圖回答上述問題,並蒐集了來自前線的近百張照片,呈現2019年6/9、6/12、6/16、7/1大遊行及示威現場。


然而,探討一個「仍在進行中」的運動是不容易的。

本書於七、八月間寫成,截至付梓前,終究只能結束於一篇〈無法作結的結語〉;不過對於香港來說,這卻正是新一波自由運動的「開端」。


「自由運動不必以血淚延續。當政府願意開誠佈公與市民對話的那一天,自由運動就會轉以對話的方式繼續。這才是我們認識的香港。」




*本書版稅將全數捐至「612人道支援基金」,基金的支援對象包括所有反送中運動中受傷、被捕、很可能被捕或相關人士。

*基於安全考量,書中照片的人物面貌經過模糊處理。  

評分和評論

3.8
28則評論
赵子玄
2019年10月13日
fool
2 位使用者認為這則評論有幫助
這則評論對你有幫助嗎?
Kyle Sun
2019年10月11日
totally nonsense
5 位使用者認為這則評論有幫助
這則評論對你有幫助嗎?
ning li
2019年10月15日
哗众取宠
3 位使用者認為這則評論有幫助
這則評論對你有幫助嗎?

為這本電子書評分

歡迎提供意見。

閱讀資訊

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
只要安裝 Google Play 圖書應用程式 Android 版iPad/iPhone 版,不僅應用程式內容會自動與你的帳戶保持同步,還能讓你隨時隨地上網或離線閱讀。
筆記型電腦和電腦
你可以使用電腦的網路瀏覽器聆聽你在 Google Play 購買的有聲書。
電子書閱讀器與其他裝置
如要在 Kobo 電子閱讀器這類電子書裝置上閱覽書籍,必須將檔案下載並傳輸到該裝置上。請按照說明中心的詳細操作說明,將檔案傳輸到支援的電子閱讀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