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一起: 疏離的時代,愛與連結是弭平傷痕、終結孤獨的最強大復原力量

· Common Wealth Magazine Ltd
5.0
1 review
Ebook
400
Pages

About this ebook

★《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 ★摩根大通2020年指定書單

 

孩子在學校感到孤單,為什麼從來不敢講?

看到別人開心的聚在一起,為什麼我們的自然反應是退縮而不是加入?

為什麼我們在工作上有成就感,有家人、有朋友,但還是覺得孤獨?

 

21世紀是孤獨世紀。現在是最容易與人連結的時代,但不論哪個族群、教育程度高低、有錢沒錢,共同點就是都曾感到孤獨。美國超過20%的成人經常感到孤獨、被社會孤立。

 

孤獨帶來真實的傷害。如果察覺有人迴避你,腦中感受到的痛苦跟被打一巴掌是一樣的;長期感到孤獨的人,相當於每天吸15根菸。心臟病、高血壓、失智、憂鬱症、成癮、暴力、自殺的背後,都有孤獨的陰影。

 

孤獨是被污名化的情緒。鮮少人願意開口說自己孤獨,那讓人自卑,等於承認自己不討人喜歡、不值得被愛。

 

孤獨不是錯,但是我們該如何解決心底的孤寂、改變社會的疏離?英、德兩國都已設立「孤獨部長」,迫切希望解決這個「世代問題」。

 

孤獨,是21世紀快速蔓延的新流行病

相互連結,是我們與生俱來的生存超能力!

 

本書作者莫西是美國總統歐巴馬、拜登最倚重的公衛大臣、抗疫大將。身為「國家醫生」,他研究重要的健康與疾病問題,發現現代社會最難治癒的不是心臟病或糖尿病,而是孤獨,而且孤獨與許多疾病相連,形成惡性循環。他積極投入相關研究,從流行病學的角度拆解孤獨。本書就是莫西呼籲社會重視孤獨問題的專書,也是全面解讀孤獨與提出解方的第一本書。

 

莫西發現,孤獨的惡性循環看來棘手,卻是可以被打破的。其實孤獨感跟口渴、肚子餓一樣,是個生理訊號,通知我們必須向外連結。我們想要和他人連結的動力,其實是人類最重要的生存本能之一,以對抗壓力和焦慮帶來的生物性破壞,是最好的良藥。

 

在本書中,他舉出許多打破人際藩籬的有效做法,並提出四個關鍵策略:每天花一點時間陪伴你愛的人;把焦點放在彼此身上;擁抱獨處時間;幫助他人,也接受別人的幫助。他尤其強調要幫下一代建立更有連結的社會,因為新世代在網路中成長,比過去更容易陷入孤寂的痛苦。

 

唯有連結,能讓我們克服孤獨,解決當前個人和社會面臨的難題,打造彼此關係更緊密的未來。

 

名人推薦

 

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 胡海國

清華大學幼教系副教授 周育如

暢銷書作家 洪雪珍

美國執業心理諮商師 留佩萱

諮商心理師 蘇絢慧.


推薦好評

 

「莫西在本書中揭開了孤獨潛藏的危險,同時提供療癒人心的故事。本書是一個燈塔,為我們指向有意義的連結。」─亞莉安娜.哈芬登(Arianna Huffington),Thrive Global創辦人兼執行長

 

「這本具有影響力且重要的著作,將孤獨視為公共衛生議題。莫西告訴我們,人類為何會感到孤獨,它會造成哪些傷害,它在今日社會為何愈來愈嚴重,以及我們該如何應對。只要我們與朋友和社群建立更緊密的連結,就能過著更健康的生活。」─華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

 

「莫西的著作提供了充分理由,支持社群與人際連結的療癒效果。他透過有力且充滿同情心的洞察,說明如何療癒治療的藝術。」─辛達塔.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普利茲獎得主,《紐約時報》暢銷書《萬病之王》作者

 

「本書勇敢的探索孤獨這個流行病,因為孤獨已然成為現代生活的一大特徵。維偉克.莫西帶著他的醫學專長、大量的各地視察和智性的好奇心,探索一個新的邊境,一個過去一直被忽略的邊境。不論是對個人或是整個社會,他提供的解決方案是必要的,而且可以滿足需求。」─亞伯拉罕.佛吉斯(Abraham Verghese),《雙生石》(Cutting for Stone)作者

 

「一個看不見的危機正在危害今日的美國。比起其他的疾病,孤獨造成了更多的人生病、受苦與死亡。孤獨通常潛藏在成癮、自殺、甚至是肥胖問題之下。科學證據非常清楚,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愛與連結。社群是良藥。莫西醫師透過清晰且溫暖人心的洞察,向我們說明了問題與解決方法。」─馬克.海曼(Mark Hyman),克利夫蘭醫學中心功能醫學中心策略與創新主任,暢銷書《食物修復》(Food Fix)作者

 

「在這個街道商店關閉、購物中心冷冷清清,社交媒體的虛擬連結不斷增生的時代,我們正在逐漸失去維持生命必須的人際連結。本書作者精準診斷出我們在個人生活與社會中的困難處境,並提供處方,使我們讓自己和彼此的生命更加豐富。」─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EQ:決定一生幸福與成就的永恆力量》(Emotional Intelligence)作者

 

「本書是良藥與啟發,不僅為這個時代診斷出孤獨這個公共衛生流行病,同時提供清楚說明的病根、預後與療法計畫,這個計畫建立在對彼此的善意與關懷,以及廣泛應用的實例之上。」─喬.卡巴金(Jon Kabat-Zinn),正念減壓中心創辦人及《正念療癒力》(Full Catastrophe Living)與《禪修和你所想的不一樣》(Meditation Is Not What You Think)作者

Ratings and reviews

5.0
1 review

About the author

曾任美國第19任公共衛生署長(Surgeon General of the United States),也是拜登任命的公共衛生署長。身為「國家醫生」,他致力於保護全美國人的健康,呼龥全民關注重大公共衛生議題,包括鴉片類藥物泛濫、電子菸和情緒健康與福祉。

 

擔任公職前,他從事疫苗開發與臨床實驗的研究,並創立了幾個組織,聚焦於愛滋病教育、鄉村醫療、醫師倡議,以及臨床實驗優化。莫西在哈佛大學取得學士學位,再從耶魯大學取得醫學博士學位和企管碩士學位,在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與哈佛醫學院完成內科住院醫師訓練,並任教於哈佛醫學院。莫西和妻子陳次英( Alice Chen)與兩個孩子現居華盛頓特區。

中山大學外文研究所畢業,曾在外商公司工作與大學任教,目前專職從事翻譯工作。譯有《為自己發聲》、《欲罷不能》、《品格》、《成功哪有那麼難》、《心的靜修》、《大賣場裡的人類學家》、《對手偷不走的優勢》、《你比自己想的更勇敢》、《發現天賦之旅》、《一直在路上》、《慈悲.覺醒.每一天》、《敲醒你的財富能量》、《律師本色》等書。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