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月刊》第219期/打造雇主品牌

· 巨思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eBook
150
페이지

eBook 정보

Editor's Note| 編輯台時間  


畫一張員工旅程圖


在暢銷書《人類大歷史》裡,作者哈拉瑞用寶獅汽車(Peugeot)的故事,說明人類究竟是以哪些標準,證明一家公司確實存在?他逐一檢視:產品(車)全變廢鐵回收,可以再造;工廠、機器、展示大廳、技工、會計師和祕書全消失,可以再建再招,當然包括員工在內;「就算解散經營團隊,股東售出所有股票,公司本身依然存在。」

說來諷刺,人們每天出門去上班的地方,竟然無法用實體人事物的有無,證明其存廢,反而要透過法律規範,宣告其解散。「寶獅公司只是我們的一個集體想像,這種想像在法律上稱為法律擬制(legal fiction)。」哈拉瑞想說的是,有限責任公司的概念背後,是人類的巧妙發明和超凡能力,「它不是一個實體物件,我們沒辦法明確指著它」,但是所有利害關係人都認可,公司以一種合法個體(legal entity)的方式存在。

哈拉瑞寫道,這種想像中的虛構實體,「說穿了,就是講故事,再說服聽眾相信這些故事。」

寶獅汽車成立於19世紀,時至今日,有限責任公司不但早已是行之有年的社會建構,而且借用心理學者馬斯洛的需求層級理論,公司更是成為了無數人寄託與追求「生理需求、安全感、愛與歸屬、自尊和自我實現」等需求的場域。

時序進入21世紀,人和組織的關係,往往隨著景氣循環,呈現出不同的供需曲線:經濟好,公司大舉徵才、甚至終身雇用;經濟不好,公司會大裁員、甚至要你當場走人。這都是以組織或機構為中心的思維:公司需要或不需要人。

但是如果把思考角度轉成以員工為中心呢?倒不是說,就業市場已經完全進入賣方市場(就業機會供過於求),而是長遠來看,企業人才策略勢必得嚴肅面對「人會跑、人變少、人很挑」的現實。當然人才的流動機會和選擇變多、人力供給變少、人的工作動機和誘因也變得多元,企業恐怕在財務表現和品牌形象之外,還必須透過更完善的制度,述說更打動人的故事,來找到對的人、好的人,搭上企業列車。

顧客至上向來是經營的黃金準則,為了精準行銷,公司費心建構品牌,仔細勾勒顧客旅程,每個接觸點都要減少痛點、增加爽點。那麼,為了有人把顧客旅程執行得更好,是不是也該畫出一張員工旅程圖(employee journey),從招募、到職、融入、在職培訓、獎勵、發展、成長、留才,甚至到離職,乃至於建立校友會網絡,在員工與組織的每個接觸點上,盡可能滿足所需,降低不滿。

當你不是只想「找到人」,還想「找到好人才」,記得哈拉瑞的提醒,「難的點不在於講故事,而在於要讓人相信。」好人才很挑,而且大家搶著要。


總編輯

齊立文


저자 정보

《經理人》

台灣第一本全球化時代經理人專屬的管理雜誌

從「基礎」到「進階」,「實用易懂」的管理雜誌。

提供高效率的最佳管理對策

管理觀念和實務同步,徹底解除管理焦慮

回歸基本面,有效解決管理困境。

이 eBook 평가

의견을 알려주세요.

읽기 정보

스마트폰 및 태블릿
AndroidiPad/iPhoneGoogle Play 북 앱을 설치하세요. 계정과 자동으로 동기화되어 어디서나 온라인 또는 오프라인으로 책을 읽을 수 있습니다.
노트북 및 컴퓨터
컴퓨터의 웹브라우저를 사용하여 Google Play에서 구매한 오디오북을 들을 수 있습니다.
eReader 및 기타 기기
Kobo eReader 등의 eBook 리더기에서 읽으려면 파일을 다운로드하여 기기로 전송해야 합니다. 지원되는 eBook 리더기로 파일을 전송하려면 고객센터에서 자세한 안내를 따르세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