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月刊》第219期/打造雇主品牌

· 巨思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Ebook
150
Pages

About this ebook

Editor's Note| 編輯台時間  


畫一張員工旅程圖


在暢銷書《人類大歷史》裡,作者哈拉瑞用寶獅汽車(Peugeot)的故事,說明人類究竟是以哪些標準,證明一家公司確實存在?他逐一檢視:產品(車)全變廢鐵回收,可以再造;工廠、機器、展示大廳、技工、會計師和祕書全消失,可以再建再招,當然包括員工在內;「就算解散經營團隊,股東售出所有股票,公司本身依然存在。」

說來諷刺,人們每天出門去上班的地方,竟然無法用實體人事物的有無,證明其存廢,反而要透過法律規範,宣告其解散。「寶獅公司只是我們的一個集體想像,這種想像在法律上稱為法律擬制(legal fiction)。」哈拉瑞想說的是,有限責任公司的概念背後,是人類的巧妙發明和超凡能力,「它不是一個實體物件,我們沒辦法明確指著它」,但是所有利害關係人都認可,公司以一種合法個體(legal entity)的方式存在。

哈拉瑞寫道,這種想像中的虛構實體,「說穿了,就是講故事,再說服聽眾相信這些故事。」

寶獅汽車成立於19世紀,時至今日,有限責任公司不但早已是行之有年的社會建構,而且借用心理學者馬斯洛的需求層級理論,公司更是成為了無數人寄託與追求「生理需求、安全感、愛與歸屬、自尊和自我實現」等需求的場域。

時序進入21世紀,人和組織的關係,往往隨著景氣循環,呈現出不同的供需曲線:經濟好,公司大舉徵才、甚至終身雇用;經濟不好,公司會大裁員、甚至要你當場走人。這都是以組織或機構為中心的思維:公司需要或不需要人。

但是如果把思考角度轉成以員工為中心呢?倒不是說,就業市場已經完全進入賣方市場(就業機會供過於求),而是長遠來看,企業人才策略勢必得嚴肅面對「人會跑、人變少、人很挑」的現實。當然人才的流動機會和選擇變多、人力供給變少、人的工作動機和誘因也變得多元,企業恐怕在財務表現和品牌形象之外,還必須透過更完善的制度,述說更打動人的故事,來找到對的人、好的人,搭上企業列車。

顧客至上向來是經營的黃金準則,為了精準行銷,公司費心建構品牌,仔細勾勒顧客旅程,每個接觸點都要減少痛點、增加爽點。那麼,為了有人把顧客旅程執行得更好,是不是也該畫出一張員工旅程圖(employee journey),從招募、到職、融入、在職培訓、獎勵、發展、成長、留才,甚至到離職,乃至於建立校友會網絡,在員工與組織的每個接觸點上,盡可能滿足所需,降低不滿。

當你不是只想「找到人」,還想「找到好人才」,記得哈拉瑞的提醒,「難的點不在於講故事,而在於要讓人相信。」好人才很挑,而且大家搶著要。


總編輯

齊立文


About the author

《經理人》

台灣第一本全球化時代經理人專屬的管理雜誌

從「基礎」到「進階」,「實用易懂」的管理雜誌。

提供高效率的最佳管理對策

管理觀念和實務同步,徹底解除管理焦慮

回歸基本面,有效解決管理困境。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