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月刊》第215期/34個思考模型

· 巨思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Ebook
150
Pages

About this ebook

Editor's Note| 編輯台時間  


高勝率的思考方式


在《金融時報》上看到一篇文章,標題是〈智識謙遜為什麼重要〉(Why intelligence humility matters),作者傑米瑪.凱利(Jemima Kelly)引述兩位澳洲學者的學術論文,探討為什麼有些人就是比其他人更相信陰謀論和假新聞?

研究發現,比起年齡、收入、性別、教育程度、種族、政治偏好或宗教信仰等因素,有一個更加顯著且重要的影響因素是:智識謙遜。

我們直覺上會以為,具有一定的教育水平或智商,應該更有助於辨識假消息,但是研究發現,「聰明人反而更容易接收某些類型的錯誤資訊,因為會合理化自己相信的事情。」這也難怪我們不時看到聰明人做蠢事、流露出知識的傲慢,或是善於詭辯,硬把黑的事說成白的。

因此,或許我們應該把智識的衡量標準,從「高與低」換成「謙遜與傲慢」。所謂的智識謙遜,可以理解為:願意認識到自己的認知有其局限,也會產生偏誤;在出錯的時候,願意坦然承認;還有,比起證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對於某個議題的真相更感到興趣。

聰明才智有優點,也有缺點,會讓人心存謙卑,自知學海無涯;也會讓人心生傲慢,自以為無所不知。文章中提出一個智識謙遜的有效檢驗法,試著自問:「我是否經常對於我不太了解的問題,抱持強烈意見和觀點?」

這讓人聯想到股神巴菲特的經營夥伴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的名言:「對於一個手握鐵鎚的人來說,每一個問題看起來都像是一枚鐵釘。」這就是智識上的停滯、僵固與傲慢。

在集結蒙格的人生智慧與哲學的《窮查理的普通常識》一書裡,引用蒙格的一段話:「你必須知道重要學科的重要理論,並且經常運用它們——要全部用上,而不是只用幾種。」在蒙格看來,只懂得用一種方法來解決所有問題的人,很容易犯傻,而人很難做到每次正確,卻可以透過思慮周延、參考前例,減少犯錯。

另一個重要態度則是,「蒙格養成了一種異常罕見的性格,願意、甚至渴望去證實和承認自己的錯誤,並從中吸取教訓。」

這幾年有幾本書,都在談心智模型,像是《超級思維》《思考的框架》《造局者:思考框架的威力》《多模型思維:天才的32個思考策略》,幾乎每一位作者都談到是受到蒙格的啟發:具備跨學科、跨領域、多模型的思維。

一招半式不足以闖蕩江湖,尤其在這個複雜多變、充滿不確定的世界裡,我們會遇到陌生且龐雜的問題,這需要我們保持謙遜,持續學習,同時也懂得借力使力,集合眾智,組建一支更多元的團隊。


總編輯

齊立文

About the author

《經理人》

台灣第一本全球化時代經理人專屬的管理雜誌

從「基礎」到「進階」,「實用易懂」的管理雜誌。

提供高效率的最佳管理對策

管理觀念和實務同步,徹底解除管理焦慮

回歸基本面,有效解決管理困境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