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月刊》第197期/批判性思考

巨思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5.0
1 review
Ebook
150
Pages

About this ebook

Editor's Note 編輯台時間


你不會總是對的


心理學有個理論叫「過度自信」,不用翻開教科書,我們也能在生活周遭想像出幾個這樣的人,甚或你自己就是個過度自信者,總是認為自己比大多數人優秀、聰明,比起大部分人也比較不會出錯、犯傻。

許多學者做了相關研究,如《不當決策》書裡舉的例子:88%的美國人相信自己開車,比50%的同儕駕駛人更安全(甚至有60%的人宣稱自己是前20%的頂尖駕駛);約95%的MBA學生認為自己在班上排名前50%;94%的教授確信,自己在教授群裡排名前50%。

如果把數字攤在受訪者面前,請他們解釋100個人裡,為什麼有95人覺得自己排名前50?很多受訪者一定還會覺得是「別人」、絕不是自己,自不量力。

《呆伯特》系列漫畫作者史考特・亞當斯(Scott Adams)以嘲諷職場荒謬現象聞名,他在2019年出版《輸家思維》(Loserthink;暫譯)書中寫到,「人類是非理性的動物,他們誤以為自己使用邏輯和理性做決定。事實上,科學已經透過許多不同的方式證明,人們經常做出不合理的決定,再試圖為自己辯護,使其合理化。」他酸溜溜地接著說道,「這就是為什麼那些跟你想法不同的人,常常看起來不但是錯的,還愚蠢透頂。重要的是,他們也是這樣看待你的。」

既然犯錯乃人之常情,人類在想事情、做判斷時,也沒有自以為的那麼理性、有邏輯,這時候就是「批判性思維」派上用場的時刻了。

關於批判性思考的定義繁多,有個說法相對清楚、明白:在你形成看法、做出判斷或結論後,跳脫個人立場,再次審慎地檢視你自己的思維過程。

如同布魯克・摩爾(Brooke Moore)和理查・帕克(Richard Parker)合著的《批判性思維》書中指出,「當我們得心應手地思考或行動時,我們不是在進行批判性思考。」反之,「在我們考量自己(或者他人)的思維是否符合邏輯、是否符合好的標準時,就是在進行批判性思考。」

其實慎思明辨、三思而後行、換位思考早就深植人心,但人們究竟是沒學會、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呢?

哈佛商學院榮譽教授傑若德・查爾曼(Gerald Zaltman)曾在受訪(The Power of Thought: How Critical Thinking Can Help Your Business)中提到,他經常在課堂上拋出以下問題給經理人:「『我喜歡自己是對的』和『我討厭自己是錯的』,以上哪一句話最能精準地形容你?」

其實兩句話都是對的,也反映了人之常情。但是當經理人們被規定一定要選出一句時,絕大多數都選了「我討厭自己是錯的」,因為人們把犯錯的後果或懲罰想得太嚴重了,同時又高估了正確的好處。這會導致什麼後果?人們因為害怕做出錯誤決定,因而在今天做出跟昨天一樣的事,在明天做出跟今天一樣的事,怯於變革或轉型。

真正的批判精神是蘊含著謙遜和勇氣,知道自己的極限,敢於提出異議、採納異見。


總編輯 

齊立文

Ratings and reviews

5.0
1 review

About the author

《經理人》

台灣第一本全球化時代經理人專屬的管理雜誌

從「基礎」到「進階」,「實用易懂」的管理雜誌。

提供高效率的最佳管理對策

管理觀念和實務同步,徹底解除管理焦慮

回歸基本面,有效解決管理困境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