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月刊》第195期/精準溝通

· 巨思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Ebook
150
Pages

About this ebook

Editor's Note 編輯台時間


想好再說


大學時,想修一門中英文口譯課,因為人數有限,要先通過老師的面試。「為什麼想修這門課?」「我喜歡英文,也覺得自己英文發音不錯……」我大致給出了這樣的理由。

我印象很深刻,老師告訴我,中英文口譯很多時候是把英文轉換成中文,所以你的中文要更好。其次,英文發音好壞沒那麼重要,即使是有腔調的英文,只要能夠清楚、正確地傳達訊息就好。

這個例子再次驗證了一件事,所謂的「口才」,向來就不是口齒清晰、字正腔圓(剛上任的美國總統拜登就曾經飽受「口吃」之苦),而是從口中吐露出潛藏在你的腦海裡、心底裡的「真材實料」。

說得更直白一些,除非有先天障礙,基本上人人都會說話,差別只在於有人一開口就為自己加分,有人則是一張嘴就讓自己失分,這或許也是《99%的人輸在不會表達》這本書在市面上暢銷的原因之一。

我想起曾為麥肯錫顧問公司建立邏輯溝通表達架構的芭芭拉.明托(Barbara Minto)說過的一句話:「問題出在思維,不是語言。」(“The problem was the thinking, not the language.”)中文的言之無物、詞不達意,應該也很接近這樣的意思,有人言簡意賅地解釋了複雜概念,聽眾心領神會;有人則是長篇大論地把簡單的事情變複雜。

任何的溝通,都是為了傳達訊息,自然應該用目的來決定手段。常見的說氣話,就是典型的被氣昏了頭,遺忘了最終目的,只顧著耍手段激怒對方。因此,先理清腦中的思維、釐清說話的目的,再找到相對應的方法或流程,來協助達成自己的目標,是完成有效溝通的最大關鍵。

在《麥肯錫思維與工作法》(簡體字版,現代出版社)書中寫到,要做到有效溝通,理清表達思想的「順序」很重要,所以麥肯錫溝通法則之一便是「結論先行、依序表達」。根據麥肯錫內部的研究,「結論先行、依序表達」至少說明了3個溝通的通則:

1.先說結論,這可以大大縮短溝通成本,聽者贊同你的結論,就樂於聽你往下推論;要是不接受,你就可以另尋他法。

2.腦中結論先行,表達時婉轉相告。溝通最容易出現認知落差、甚或誤解的原因,就是每個人的想法、感受、個性、理解力都不同,「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的情況不勝枚舉。因此,了解、順應聽者的脾性做溝通,也是精準表達的要素。

3.訊息太多太雜、千頭萬緒時,結論先行可以幫助你停止卡關,硬逼著自己先找出一個假設,再設法加以驗證。哪怕只是驗證後發現不可行,至少也可以刪掉一個選項。

溝通是天天都在發生的行為,如此簡單,卻也萬分複雜;如此本能,卻又無比困難。這應該是人人永遠拿不到滿分、所以終其一生都要不斷學習、精進的一門課。


總編輯 

齊立文

About the author

《經理人》

台灣第一本全球化時代經理人專屬的管理雜誌

從「基礎」到「進階」,「實用易懂」的管理雜誌。

提供高效率的最佳管理對策

管理觀念和實務同步,徹底解除管理焦慮

回歸基本面,有效解決管理困境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