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濕寒百病消,調養即治療

· Common Wealth Magazine Ltd
4,8
4 apžvalgos
El. knyga
240
Puslapiai

Apie šią el. knygą

身上的病痛,有一半是自己「養」出來的!

體質雖然天註定,後天生活習慣才是決定健康的關鍵

熬夜追劇、狂滑手機、嗜吃生冷、暴飲暴食、久坐辦公

導致氣、血、水三大不調,當然會讓身體「虛、濕、寒」

用中醫找到正確調養法,祛濕除寒就不難,斷絕慢性病纏身!


《康健雜誌》熱門中醫專欄作家、熬夜排隊名醫楊世敏,

全台演講破600場、逾70,000人次,把脈神準有如算命,

不良習慣、心情鬱結,甚至夫妻吵架,都逃不過他的「醫眼」,

他提醒:「預防大病,就要從生活裡的NG習慣開始改起!」


都市化生活,久坐少動,使得代謝下降,加上工作步調快、壓力大,小病小痛不斷:經痛、疲倦、胸悶、頭暈目眩、常常感冒、筋骨挫傷不癒……大大降低生活品質,繼續用不良習慣過日子,會使人難以從惡性循環脫逃!


體質=先天遺傳+後天生活習慣+客觀生活環境

「國民中醫」楊世敏指出:錯誤的生活習慣+不辨體質亂補亂吃,容易造就「亞健康」的身體。體質並非天生不變,會隨生活習慣和年紀改變;中醫的調治目標是創造身心的「動態平衡」,因此就算是「肉雞」和「弱雞」,運動、調養的方式也大不相同;養生先從「心態」和「習慣」改起,遠比拚命進補重要!


【體質天註定,生活習慣卻決定下半生健康】

台灣氣候潮濕,尤其夏天悶熱讓人想整天待在冷氣房、飲冰品,外在的濕(環境)結合了內生的濕(飲食不當),容易成為急病溫床。若能從工作環境、飲食習慣,排濕除寒,下半生不補也命好!


【萬病生於寒,強身首要先防寒】

「天冷進補」的觀念深植人心,但中醫提醒不諳體質進補,可能堆積體內廢熱,引起來年春天綜合外邪大爆病。「冷底人」夏天對生冷也要有所節制,脾胃系統不受寒,脹氣、爛便、痔瘡說掰掰!


【認真女人最美麗,生起病來好難醫】

「完美小姐」的荷爾蒙跟著心情起伏跳恰恰,骨盆氣血循環不佳,經期前後氣血陰陽轉換大,免疫系統若不強健,容易累積病氣、反覆發炎不會好;運用中醫調理疏通阻鬱氣滯,迎回亮麗人生。


▏▍這些習慣,讓你留下健康債 ▍▏

●追劇追到忘我,想熬夜奪回自己的人森☛姐,妳奪的不是人森,而是健康!

(過子時不眠,睡再多也嘸效,筋骨、循環變差,當不成女神卡卡,成了「筋膜卡卡」)


●臉書、IG滑不停,不想漏接最新流行、八卦話題☛腦袋過勞耗損腎,容易催化慢性病。

(大腦過勞,耗用的能量就得從其他臟腑提取,醫師提醒「上耗心神、下吸腎精」,嗯湯啊嗯湯~)


●「我以前吃冰喝冷水都沒事,為什麼現在不行?」☛哥,健康存摺就跟青春一樣禁不起揮霍啊!

(年過40代謝慢,年輕嗜生冷是提早預支健康老本,日積月累體內寒濕難排,熟年極易破病~)


●厝邊好康道相報,養生也要跟上流行?☛醫師提醒「聽來的偏方」最容易出代誌!

(熱門的養生偏方和草藥,體質不適可能愈補愈冷底,小心治病不成,反「致病」)


本書特色


‧收錄3大類常見病機:致病習慣、體內濕寒、婦科疾病,一本完解疑難雜病。

‧篇篇精要的臨床手記,包含日常案例&病症解析,從小病看大病的預防!

‧簡易的保健妙方&自覺症狀的叮嚀,可在生活中實踐,有病調養,無病養生。


各界推薦


◆◆◆各界力挺◆◆◆

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顧問 白里德(Bernard Bialylew)

大新醫院泌尿外科主任 李芳斌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陳旺全

屏東縣縣長 潘孟安

立法委員 鍾佳濱

融會中西醫的兒童體質調理專家 顏宏融


❤ 專業推薦 ❤

我是一位行醫逾四十五載的西醫,在傳統西醫的治療中,幾乎都是用西藥和手術解決病人的痛苦,然而,當我把後來所學的中醫針灸與營養學等自然療法概念用於病人身上時,再再證明人體的自癒力,不禁讚嘆中醫與自然醫學的浩瀚深遠!

我與世敏相交多年,感謝他邀我撰寫推薦語,也慶幸有這位像「大道公」的屏東女婿守護鄉親;屏東人真是有福!

前馬偕醫院泌尿外科主任

大新醫院泌尿外科主任 李芳斌醫師


楊世敏醫師,其不辭勞苦,執筆編纂本書,對於如何改善現代人因不良生活習慣所引起的疾病,均有詳盡解說,另有關寒性體質、生冷食物、寒冷環境對人體的影響,以及女性身體保養、青壯年族群的生育等問題,皆能在該寶書中尋得最佳解答,是每個家庭不可或缺的全方位的健康指南!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講座教授 陳旺全


中醫所有治療與養生方法皆秉持「天人合一」的精神,以期人體能自我療癒,而過程中,會因個體心性、習慣不同,有相應的調治方法,這相對西醫講求數據、均一、標準、儀器化的治療,反而帶來另一種「客製化」的治療模式。

楊世敏院長視病猶親,深受廣大患者及家屬的信任,更遵循中醫「藥食同源」的脈絡,結合農食教育的趨勢、力邀屏東縣內優秀的果農進行養生系列講座,希望民眾對在地優良農產品的關注,不限於「從產地到餐桌」,更注重「從餐桌到人體」的養生功效;不僅顧及食材口感,也要吃得健康!

屏東縣縣長 潘孟安


楊醫師長期推廣中醫衛教,讓大家對中醫治療有更多了解和信心,特別是失智症長輩接受中醫調養後,認知功能的退化有顯著減緩,也減輕照護者壓力。對於身心靈失衡的現代人,中醫標本兼治,值得推廣!

立法委員 鍾佳濱


(以上依姓氏筆劃排序)

Įvertinimai ir apžvalgos

4,8
4 apžvalgos

Apie autorių

現任

明医中醫診所院長

屏東縣中醫師公會理事

廣州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

中醫土地公連線醫師


1965年生,台南人。國立師範大學生物系畢業,執教鞭數年後,轉換跑道,考取第11屆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系,一頭栽進中醫的浩瀚學海,樂此不疲,並取得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博士學位。


對於中醫學能將人體奧祕的細緻解讀透過臨床經驗的印證,感到認同並引發深究的理趣,以「法無高下,應機為上;藥無貴賤,對證方良」的箴言做為行醫準則,並以培育中醫後進為樂。透過演講教育民眾認識中醫,不遺餘力。


著有《補錯了,更傷身》、《補對體質,更養生》、《祛濕寒百病消,調養即治療》(皆為康健出版)。

Įvertinti šią el. knygą

Pasidalykite savo nuomone.

Skaitymo informacija

Išmanieji telefonai ir planšetiniai kompiuteriai
Įdiekite „Google Play“ knygų programą, skirtą „Android“ ir „iPad“ / „iPhone“. Ji automatiškai susinchronizuojama su paskyra ir jūs galite skaityti tiek prisijungę, tiek neprisijungę, kad ir kur būtumėte.
Nešiojamieji ir staliniai kompiuteriai
Galite klausyti garsinių knygų, įsigytų sistemoje „Google Play“ naudojant kompiuterio žiniatinklio naršyklę.
El. knygų skaitytuvai ir kiti įrenginiai
Jei norite skaityti el. skaitytuvuose, pvz., „Kobo eReader“, turite atsisiųsti failą ir perkelti jį į įrenginį. Kad perkeltumėte failus į palaikomus el. skaitytuvus, vadovaukitės išsamiomis pagalbos centro instrukcijom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