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的世代: 廖朝陽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

· 秀文學 第 39 冊 · 獨立作家-秀威出版
5.0
1 則評論
電子書
308

關於本電子書

理論──尤其是不專為文學批評而生的批判理論──於文學研究有何「用處」?文學研究除了鑽研文本,是否可能積極回應現實的變化乃至引領思想的突破?曾任教臺大外文系三十餘年的廖朝陽,是臺灣比較文學、外國文學領域的理論領頭人物,對東西方思想涉獵深廣,見解獨到,多次帶動外文學門的思潮更迭。本書集結他與十位中生代理論學者的最新研究,題材包括後人類理論如何帶來大破大立的倫理行動、「空」如何織造關係連結、在記憶短路的二十一世紀如何執行知識傳遞、同志愛如何做為共群政治的範式、新自由主義的歷史與哲思辯論、臺灣定位的再思、記憶的救贖可能、聲音技術的後人類面向、數位時代的分割性美學等。文集所呈現的理論,並不抽象飄渺,反而透露深切的「務實」感,在災難已成生活日常的當代,企圖改造思維形式,實踐廖朝陽所言的「對思維本身進行思維」,以此介入現實。  

評分和評論

5.0
1 則評論

為這本電子書評分

歡迎提供意見。

閱讀資訊

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
只要安裝 Google Play 圖書應用程式 Android 版iPad/iPhone 版,不僅應用程式內容會自動與你的帳戶保持同步,還能讓你隨時隨地上網或離線閱讀。
筆記型電腦和電腦
你可以使用電腦的網路瀏覽器聆聽你在 Google Play 購買的有聲書。
電子書閱讀器與其他裝置
如要在 Kobo 電子閱讀器這類電子書裝置上閱覽書籍,必須將檔案下載並傳輸到該裝置上。請按照說明中心的詳細操作說明,將檔案傳輸到支援的電子閱讀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