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明心

· 大道系列叢書 Book 8 · 社團法人大道真佛心宗教會
5.0
1 review
Ebook
160
Pages

About this ebook

編輯誌 大道系列天書第八冊《大道明心》,對於佛家「明心」的基本作用,提供人類眾生所有良善修持的好增長,此種條件不只是由體悟了「明心」的功效,甚且是同「新唯識理」所結合,對宗教信仰有更大提昇超越的。 大道系列天書第八冊《大道明心》目錄內容是這樣;由勝義理諦、世俗理諦、法性空性、真空實性、真中空假、真空妙有、含因不滅、因緣果報、善惡因緣、人為造作、立命行運、命運迷失、通貨資源、因緣果報之追償。 再來是由人世間:福祿壽德、福德無量、智慧無盡、善德聰智、德性深耕、靈性本來、善德行持、行善德鴻、善德福慧、命運迷思、風水實相、讀書本意、行善穫福、大道明心、實心世界,人類眾生所有良善好德性。 為什麼人世間所有的生存,必要透過了:靈魂本質、靈之三魂、魂魄七情、魄之分別、魄之作用、本靈魂魄,這種因緣條件,正是由「靈性魂魄」所綜合作歸依,人類所有每個人,都必要如此生存的依歸。 《大道明心》的基本架構,對人類眾生所有的生活,絕對不會跳離開日常之中,會將普通生存有一種福報的根據,造就「德性深耕」的具足,此種人世間因緣條件,冥冥中 上蒼所恩澤良多的回報,人類大部分都可以見到的! 天地真理:由實相世界入於凡塵器物當中,就是以自我行持作生存綜合,成為人世間之總合體,又將全體眾生所作為分工合作,才能促成這是以全部作總合體,方能展現自我「靈性與器物」世界兩相之結合。 人世間就以「器物與靈性」世界作分別,何者可以上昇,何者是沉淪下墜之分界點?在對人世間所有作為,也就區分為「勝義理諦」與「世俗理諦」的差別性,這是人類不了知的過程,又僅在宗教當中才會有之名相。 「勝義理諦」,是以佛家所引用詞彙,勝義-即為真實理則,能促成提昇自我靈性所彰顯,而有對實相界至高理則,必要體會「勝義理諦」是真實不變法則,又在實相世界中任何器物的結合,所難以達至局限。 人世間作潤合的主體因緣,更在器物世界通過思想改造與行為成就,能同「器物與實相」世界兩者結合,絕對沒有脫離與背棄在器物世界!若是難以達至真實理諦的條件,也只在人類「心有靈犀一點通」作呈現。 器物世界若欠缺「心有靈犀一點通」所顯現,就難以造就「靈性世界」與「器物世界」兩相所結合,為何會如此?在器物世界,就會有諸多能成就眾生福祉發明創造,是在「心有靈犀一點通」過程來展現。 人世間即是真如自我,對靈性世界的思惟建構,若以當今科技文明或科學家皆難有的!又對創造與發明;正是 上蒼給予人類所創造發明的,提供無窮盡福祉,對芸芸眾生就有一分長遠教育的課程資糧,來教化眾生。 若由通用貨幣之具足與否?正是關係每一個人福分與因緣所具足而決定,正是有莫大關係!就是在實相世界能了知,又人類眾生沒有一位可以脫離於此種局限,以及對其他有情眾生能否相互配合?不一定! 世俗理諦,在人類生存食物供給,都要經由他人提供才能具足的,是對自我在生存提供所組合,人與我等皆不可脫離群體生活,尤其,當今都市生存更是如此;在鄉村來觀:對我所能具足部分食物,作提供者而已。 更不能脫離實相世界,若皆以「自我生存」為中心,又以自我具足為導向,人類生存當中世俗理諦所創造與推演;在人類生存是通過「群體與自己生存」總體組合,就是對生存創造更舒適,能有福祉發明。 「世俗理諦」若背離「勝義理諦」,就會讓芸芸有情蒼生,皆難以達至超越與更深一層作提昇;也在「靈性世界與實相世界」兩相組合之中,勝義理諦與世俗理諦,皆受人世間有情人類眾生相互推演,而利萬靈蒼生。 理心光明禪師 題於 《大道明心》三版前 丁酉秋分、2017年09月

Ratings and reviews

5.0
1 review
黃紹天
September 16, 2020
入心真理,啟發智慧
Did you find this helpful?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