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學不會拒絕?

· 楓書坊
ඉ-පොත
93
පිටු

මෙම ඉ-පොත ගැන

◆◆每四人之中,就有一人摸不清自己的情緒◆◆
「我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職業,總在換工作。」
「明明到了該結婚的年紀,但卻沒有交過男朋友,連學生時代的朋友都沒什麼聯繫了。」
「好不容易升遷,面對自我主張強的下屬,卻沒辦法板起臉孔。」
「總覺得和別人往來非常疲憊……」

長年經手腦部影像診斷的腦內科醫師──加藤俊德發現,當人們邁入30歲時,不少人都會開始浮現上述的煩惱。表面上看似職場、感情、人際關係等各不相干的困擾,其背後的根本原因卻是相同的,那就是──沒有搞清楚自己的情緒。

不了解自己的情緒,就不知道自己想怎麼做,也就無法做出適當的行動和選擇。

無法搞懂自己情緒的人,大多時間都是「順其自然」活下去,直到視而不見的煩惱持續累積、放大成問題,才意識到原以為的「體貼和配合」,在不知不覺間變質成「辛苦和負擔」。

◆◆對他人情緒敏感,對自己卻慢半拍的「情感遲鈍症」◆◆
搞不清楚自己情緒的人,最鮮明的特質是「容易受到周遭影響」,比起自己的想法,更傾向參考其他人的行為與思維,也總是習慣配合他人。

☐處事圓融好相處,職場公認的老好人
☐非常尊重他人的看法,討論時總是第一個讓步
☐迴避任何在他人面前表達看法的場合
☐凡事謹慎,討厭事情沒有按照自己的預期進展
☐無法耍點小聰明,或是拒絕他人的請求

作者從腦部掃描診斷中判讀,愈有上述特質的人,往往也伴隨左腦的感情系統腦街區(察覺自我情感)較弱、右腦的感情系統腦街區(察覺他人情感)較強的傾向。

可以說,從大腦的觀點來看,自我肯定感的低落,正是源自左腦與右腦的發達程度落差。

而這樣的發育落差,會具體表現在記憶和對話,只談論他人八卦卻鮮少談論個人、對自己做過哪些事印象很模糊,也就是「自我認知能力」偏弱。

◆◆從生活實作,重新認識「沒辦法和大家一樣好」的自己◆◆
無法搞懂自己的情緒、自我認知能力低落的人,往往憧憬和大家一樣──擅長聊天、融入團體、培養一個值得和人分享的興趣、擁有光鮮的頭銜。

然而,這些試圖克服不擅長的恐懼、對美好人生的想像,都是以社會大眾的標準來審視自我。作者對此提出的解方是「重新定位自己的位置」和「讓自己置身在更多場合裡」。

・在家庭裡,我排行第幾?相比手足優秀的地方,我可以另外在哪些領域開拓?
・在職場上,這是我第幾份工作?我到職第幾年?負責什麼樣的業務?
・目前的工作經驗中,我有過哪些產業的經驗?

作者也總結自身多年的諮詢經驗,提出一套有助於培養自我情緒、提升自我肯定感的行為治療法。從制定每天的日常規範,到設立小小逆境,藉由具體行動訓刺激腦部思考,激發情緒的產生與感知,進而提高腦部機能發達。

接受相同的義務教育、讀著同一套課綱的教科書、參加相同的重大考試、差不多的求職過程,往往會讓人誤以為其他人的思考習慣與情緒反應,與自己並沒什麼不同。

然而,每個人的大腦,實際都會反應出不一樣的情感,對情感的認知也會隨著腦部發達與否,而有強弱程度的差異。

本書能幫助在人生道路上遭遇挫折、感覺事事不順的人們,察覺自我情感的認知障礙,並透過行為療法,提供可在生活中實踐的方法,有效鍛鍊大腦,建立思考的正向迴路,不再掉入負面循環,提振自我肯定感,過上更富意義的人生。

本書特色

◎日本腦神經研究第一人,結合多年開發的腦街區概念,特別為人際關係苦惱者所設計的大腦鍛鍊法。

◎附有簡易的腦部狀態檢視表,依據符合項目的多寡,幫助你辨識自己是否有情感自覺不足的傾向。

◎提供有系統的自我調整策略,將理論落實在每天都能執行的例行事務,幫助你一步步建立新的思考習慣。
 

作者簡介

加藤俊德

腦神經內科醫師,醫學博士,「腦的學校」株式會社代表
加藤白金診所(Kato Platinum Clinic)院長,昭和大學客座教授
MRI腦部影像診斷、發育障礙與ADHD診斷與治療專家,腦街區鍛鍊提倡者

14歲時,為了得知「鍛鍊腦袋的方法」而決心深造醫學。1991年,發現用紅外光從頭皮測量人類腦部功能的fNIRS原理,10年後開發出能檢測腦內氧氣交換功能的近紅外光譜儀,現今全球有超過700個腦部研究設施應用,因而以fNIRS之父的身分活躍於國內外。1995至2001年間,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放射科學系,研究阿茲海默症與MRI腦部影像研究,發現與ADHD、溝通障礙等發育障礙有關的「海馬迴遲緩症」。歸國後,曾在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東京大學從事腦部研究,並創設「腦的學校」與加藤白金診所,診斷和治療的患者從幼兒至超高齡者超過1萬人。在加藤白金診所的專科門診中,遇到疑似過動綜合症時,會診斷其發達與不發達的腦街區,並提供學習與就業輔導,提供不完全仰賴藥物的治療療程。

著作包括《超實踐!大腦意識訓練》(台灣東販)、《左撇子的隱形優勢》(如何)、《66妙招,輕鬆練出好腦力》(天下文化)、《做家事練大腦》(采實文化)等書。


譯者簡介

黃筱涵

專職日文譯者,天職貓奴,家有兩尊貓大人。

喜歡將譯書融入生活──翻譯保健書時就力行健康飲食、翻譯室內設計書時就大肆整理房間、翻譯攝影書時就抱著相機到處跑、翻譯貓書時就去揉捏貓咪千百回,所以至今不敢接觸萬「餓」的食譜。

මෙම ඉ-පොත අගයන්න

ඔබ සිතන දෙය අපට කියන්න.

කියවීමේ තොරතුරු

ස්මාර්ට් දුරකථන සහ ටැබ්ලට්
Android සහ iPad/iPhone සඳහා Google Play පොත් යෙදුම ස්ථාපනය කරන්න. එය ඔබේ ගිණුම සමඟ ස්වයංක්‍රීයව සමමුහුර්ත කරන අතර ඔබට ඕනෑම තැනක සිට සබැඳිව හෝ නොබැඳිව කියවීමට ඉඩ සලසයි.
ලැප්ටොප් සහ පරිගණක
ඔබට ඔබේ පරිගණකයේ වෙබ් බ්‍රව්සරය භාවිතයෙන් Google Play මත මිලදී ගත් ශ්‍රව්‍යපොත්වලට සවන් දිය හැක.
eReaders සහ වෙනත් උපාංග
Kobo eReaders වැනි e-ink උපාංග පිළිබඳ කියවීමට, ඔබ විසින් ගොනුවක් බාගෙන ඔබේ උපාංගයට එය මාරු කිරීම සිදු කළ යුතු වේ. ආධාරකරු ඉ-කියවනයට ගොනු මාරු කිරීමට විස්තරාත්මක උදවු මධ්‍යස්ථාන උපදෙස් අනුගමනය කරන්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