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1986迄今/
戒嚴法解嚴、開放黨禁、衝破黑名單、結束海外運動,風起雲湧時代下,一個在海外為島國命運奔走的台灣人身影
認識台灣革命黨.認識洪哲勝
從1986.05.01遷黨回台專案,看黨外運動分水嶺
透過紀念洪哲勝的文字、整理其珍貴的「鮭台」專案收集與資料
讓我們得以深入討論被長期忽略的台灣革命黨理念、海外台灣人運動的起落浮沉
同時比較臺灣革命黨成立前的台灣島內外情勢,觀察其之運動觀與方向,如何充滿革命性
特別是1986年5月1日「鮭潮回台破黨禁」
此一「遷黨回台」專案設計,絕對是開啟整個日後新運動方向的分水嶺
讓戒嚴霸占台灣長達 40 多年,且在美國白宮支持下的蔣家政權
因此開放黨禁,甚至最後拱手讓出總統位置
種種經由洪哲勝長期不斷思考,包括群眾運動的理論、啟蒙的方法、民主概念等,都呈現在本書內。
本書結構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詳述「遷黨回台」,從醞釀到結束整個過程的史實記錄與分析。
第二部分就是當時各媒體報導的參考資料。
第三部分就是完整收集形成「遷黨回台」的相關思考依據與理論分析。
作者簡介
洪哲勝紀念文庫編撰小組
為紀念洪哲勝而聚集的一群朋友,竭力整理洪哲勝之藏書、簡報、
紐約台灣研究所
旅美台灣人社團,重要僑界團體。
傳主簡介
洪哲勝
1939年生於台灣台南,台南一中、成功大學土木系畢業,綽號「
1967年,赴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攻讀博士,
1972年暫棄學業遷居紐約,專任獨盟工作。
1975年返校完成博士學位,並先後在大學及企業任職,
1981年擔任《台灣公論報》首任總編輯。
1984年退出獨盟,創立台灣革命黨。
1987年台灣革命黨解散。台灣研究所專業工作。
1998年成立民主亞洲基金會,主編《民主論壇》、《民主通訊》
2020年,在紐約病逝。
關於台灣革命黨,洪哲勝曾言/革命黨並不鼓吹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