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曆新年的結束,眾信徒又將預備自己來記念主耶穌基督的受難和復活,並透過大齋期和聖週的靈修和反思,審視自己與神、與人之間的關係。若回顧福音書,不難發現主耶穌總是主動地前往社會中較弱勢的個人和群體,造就並重整了這些人的生命,甚至就連祂在復活升天之際,留給世界的也並非單獨一位使徒,而是一個被呼召出來的群體—教會。
在神的心意和設計中,祂從未要信徒在世上單打獨鬥,反而要成為一個彼此接待、彼此幫補、彼此見證的信仰群體,並且要主動地去關懷、協助社會上的弱勢族群,若有人餓了就給他們吃、若有人渴了就給他們喝,就算對方是自己的仇敵,也要如此行(太25:35-40;羅12:20)!曾幾何時,我們減少了投入社會關懷的心力,反而將焦點轉移成以滿足自己的需要為主,甚至以此思維來建造我們的教會!在全世界局勢仍充滿變數的此刻,或許我們都應該更多地在乎彼此,並伸出彼此關顧的手,以實際的行動來「使人得益」,向世界見證主的慈愛和憐憫。
在本期的主題安排下,【探索的翅膀】專欄特別邀請甫成立一年多的「台港同行團契」召集人李牧權傳道撰文,期盼透過他的分享,眾讀者能更多了解在台港人的屬靈需要,也為他們禱告。另外,【宣教,你我祂】專欄也特別安排曾參與聯合差傳愛穆跨文化訪宣的夥伴分享她們的訪宣見證,讓我們的眼光能更多地注意到眼前跨文化群體的屬靈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