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民的故事在台灣這片土地上不斷精彩的上演。圍牆內的人「阿賢仔」,因為命運特殊,失去了自由身,卻有了靈魂最深沉的反思與自白,他對於佛法「三世二重因果」的領悟,是如此不可思議;反觀圍牆外之人,雖然肉體未受禁錮,倘若活得渾渾噩噩,不知來到世上的意義何在,那麼即便擁有自由身軀,又有何許意義?人性的終極省思,何謂是非?圓滿不圓滿?公平與否?這些因果輪迴的互應,未到蓋棺論定,又將如何妄下定論?
馬克吐溫:「唱歌,像沒有人聽著那樣;跳舞,像沒有人看著那樣。」是的!唱歌、跳舞如果甚是在意旁人眼光,我們不可能練得好;雖然阿賢仔的人生,在世人看來,可能是一場悲劇人生,但是故事的主角終歸是自己,只要此刻能真正的認識自己,並堅持人性光明面中的真、善、美,相信下半場的人生猶大有可為!如諸位熟悉的棒球賽,在第九局逆轉勝的景況何其多,比賽不到最後一刻,沒有人能知道結局與獲勝者為何。
陳玉峯教授四十年來對台灣土地與自然環境生態的付出,是如此的無怨無悔且竭盡心力,他總是親身走進土地中,探訪、追溯、理解與詮釋發源於此的島嶼生態與文史;二、三年前的綠島調查之旅,無意中發現了「阿賢仔」的故事,從《綠島金夢》、《綠島海岸植被》、《綠島解說文本》等著作陸續出爐,如今又有了這一本有別以往生態調查,以書信往返為經緯的章回小說作品,陳教授再一次超越與挑戰自我的任務,為《綠島金夢》主角阿賢,留下更多未完待續的精彩故事。
阿賢仔的前半生,如毛毛蟲在羽化前的醜陋外貌,不被眾人所喜愛,但只要經歷一番時間的蟄伏蛻變後,即能成就自在飛舞於天地之間美麗光彩的身影。如同我深切期盼,故事主角將從寒傖中蛻變如蝴蝶般的唯美身影,學習慈悲、愛、希望,為人生下半場留下又一篇台灣素人的完美結局!
陳玉峯
臺灣自然保育、文化改造的代表性人物。畢業於臺灣大學植物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