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楊全集4:散文卷 雜文類

· 柏楊全集 Book 4 · 遠流出版
Ebook
632
Pages

About this ebook

【柏楊全集】計分成散文卷(含雜文類、報導與傳記類、書信類)11冊、詩卷1冊、小說卷3冊、史學卷11冊、特別卷2冊(含《醜陋的中國人》、《醬缸震盪》、《我們要活得有尊嚴》、《新城對》等柏楊思想與訪問對話集),總計約800萬字,全方位呈現柏楊思想精華。


本書為《柏楊全集》第四冊,屬散文卷雜文類,收錄柏楊先生雜文作品《高山滾鼓集》、《道貌岸然集》、《前仰後合集》和《聞過則怒集》。


《高山浪鼓集》共三十八篇,是〔西窗隨筆〕專欄的結集。本書所談主題有病、吃、酒、建築等大項,隨意而談, 生活雜事,巍巍道來,筆調輕鬆。


《道貌岸然集》共三十四篇,包括電話亭、廁所、升學家,及官場文化等主題。承繼以往,柏楊又陳述了若干官場文化的特質。「影鐘學」,指部屬跟隨上司唱和,不辨是非,「「影鐘學』──也可從俗之名曰『聽話學』,博大淵深,與『一臉忠貞學,』有互相發明之處,融會貫通之後,可無敵於官場也。」又有「奇響學」,指拍人馬屁,或「自己的馬屁被人拍」;「顏陳症」「朝琴路」等現象,亦有異曲同工之妙。


《前仰後合集》共三十七篇,內容關於石門水庫洩洪錯誤,官員卻不肯負責,皮條客與名女人究竟是怎樣的人,引水滸說陸謙欲拐林沖之妻,中國宮廷性混亂以及娟妓根源等。


《聞過則怒集》共三十二篇,大部份談的官崽學──成為二抓牌(抓錢、抓權)的學問。。從介紹胡秋原的《中國英雄傳》開始,我們看到中國的歷史幾乎是一系列奸勝忠敗、劣勝優敗的反淘汰歷史,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成了知識份子嘲弄的對象,這種不講是非、只問榮華富貴的傳統,柏楊說:「這是中國社會上特有的娼寮氣質。」

About the author

柏楊,河南輝縣人。一九五○年起,以郭衣洞之名從事小說創作,為寫作生涯之始。一九六○年代用柏楊筆名為《自立晚報》及《公論報》撰寫雜文,揭露中國文化的病態與社會黑暗面。一九六八年三月七日,以挑撥人民與政府間感情罪名被捕,至一九七七年四月一日始被釋放。出獄後,續為《中國時報》及《台灣時報》撰寫專欄,並曾赴多國發表講演,引起強烈的迴響。其作品類型廣泛,含括小說、雜文、詩、報導文學、歷史著作、文學選集等,聯作等身。
【柏楊大事紀】

1985 《柏楊版資治通鑑》當選為全國最有價值和最暢銷書1985 《中國人史綱》被列為對社會影響力最大的十部書之一1985 《中國人史綱》被列為對社會影響力最大的十部書之一1989 《家園》日譯本進入日本暢銷書排行榜1991 《柏楊詩抄》英譯本獲國際桂冠詩人獎1993 遠流出版公司定3/7為柏楊日1994 十月獲「十大男人金像獎」1995 獲頒「1994年度促進中國民主傑出人士獎」1997 台灣文學年鑑列柏楊為「十位文學人」之一,《柏楊回憶錄》為「十本文學書」之一1998 新觀念雜誌以柏楊為封面人物,說明為「看過地獄回來,仍然誠實」1998 天下雜誌評四百年來影響台灣最大的兩百人中,柏楊專章1999 上海書城雜誌票選《醜陋的中國人》為二十世紀最後二十年影響中國最大的二十本書之一1999 吉隆坡星洲日報票選柏楊為馬來西亞聯邦讀者最喜歡的十位外國作家之一1999 香港亞洲週刊圈選《異域》為中國二十世紀一百年來,一百本重要小說之一1999 獲王桂榮台美基金會人文獎,柏楊是十年來唯一非台籍人士2000 【柏楊全集】開始出版2002 獲行政院文化獎2003 【柏楊全集】完工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