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楊全集13:小說卷

· 柏楊全集 Book 13 · 遠流出版
Ebook
500
Pages

About this ebook

【柏楊全集】計分成散文卷(含雜文類、報導與傳記類、書信類)11冊、詩卷1冊、小說卷3冊、史學卷11冊、特別卷2冊(含《醜陋的中國人》、《醬缸震盪》、《我們要活得有尊嚴》、《新城對》等柏楊思想與訪問對話集),總計約800萬字,全方位呈現柏楊思想精華。


本書為《柏楊全集》第13冊,屬小說卷,收錄柏楊先生小說《曠野》以及《掙扎》兩部作品。


《曠野》是一部約三十萬字的長篇小說,裡面有五、六個故事在連貫中又能夠各自獨立,男女主角也不限於只有一個。在〈我和《曠野》〉這篇文章中,柏楊交代了《曠野》形成的過程。他說這部小說是他的朋友戴瑞生和文蘭華夫婦告訴他的一個真實故事,原本想再請兩位更深入地敘述,但終不能如願,於是柏楊靠著記憶完成了這部作品。故事從岳政芬因家人的反對,和在國外的男友李士淳提出分手的要求,造成癡情的士淳因此而發瘋展開。政芬在得知士淳生病的消息,在幾番掙扎後,答應士淳的家人協助他復原。經過一段時間的復健,士淳的病果然有了起色,然而卻在他們兩人結婚的那天,士淳又再度發病。


《掙扎》共十二篇,柏楊以不同的人物與場景,探討人生痛苦的根源。換言之,也是以呈現人生的悲劇性為主題。在序文中他說:「沒有經過長夜痛哭,不會了解人生;個人的悲劇由於個性,社會的悲劇由於時代。」像〈平衡〉中的姜隆、〈辭行〉中的克文,都是正派奉公守法的人,卻因此而讓生活陷入困頓,最後貧窮的壓力葬送了他們的生命。至於〈路碑〉中的李永平,為了籌措區區的三十八元為待產的妻子買止血劑,卻因不可得而自我了結,留下了兩個呦呦待哺的幼子。類似的悲劇也發生在〈一葉〉的魏成、〈火車上〉的瘋子、〈進酒〉的大維等人的身上。從個人延展至社會,對於人生的悲劇來源,柏楊在一篇篇短篇小說中呈顯出來。

About the author

柏楊,河南輝縣人。一九五○年起,以郭衣洞之名從事小說創作,為寫作生涯之始。一九六○年代用柏楊筆名為《自立晚報》及《公論報》撰寫雜文,揭露中國文化的病態與社會黑暗面。一九六八年三月七日,以挑撥人民與政府間感情罪名被捕,至一九七七年四月一日始被釋放。出獄後,續為《中國時報》及《台灣時報》撰寫專欄,並曾赴多國發表講演,引起強烈的迴響。其作品類型廣泛,含括小說、雜文、詩、報導文學、歷史著作、文學選集等,著作等身。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