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心與詩史

· 台灣詩學論叢 Book 3 · Showwe Information Co Ltd
Ebook
268
Pages

About this ebook

談詩人寫作,論詩史進程,觀詩體表象,察詩心意涵
余光中遷居至高雄西子灣後,詩風是否轉變?
從席慕蓉的詩作中,反映出什麼樣的詩觀?
洛夫如何古詩新鑄,重新詮釋唐詩並且據此再創作?
香港詩人溫健騮在《苦綠集》中的心境有何轉折?
渡也的詩史竟與情史交融?
「詩社」對台灣新詩的發展產生什麼影響?
【特別收錄】台灣詩學季刊社專題前言20餘篇,篇篇顯露對台灣詩壇的關切之情。

李瑞騰教授長年觀察現代詩,探究各種可能!  

本書為臺灣詩學論叢系列書之一


《台灣詩學季刊》以論說台灣詩學為其立刊宗旨之一,大部份同仁都在大學任教,能寫詩,亦都有現代新詩的論述能力,策劃編印「台灣詩學論叢」,將收入有關台灣現代詩的專著、論集、詩話等,初期將以同仁為主,未來不排除擴大徵稿,希望每隔一段時間可以出個幾本。先推出的第一批有四本,包括白靈的《新詩十家論》、渡也的《新詩新探索》、李瑞騰的《詩心與詩史》和李癸雲的《詩及其象徵》。叢書有總序,各本有自序,內文可分輯,最後或有附錄,如作者詩學年表等。期待本論叢能朝跨領域整合的大方向前進,為台灣現代詩學的建設,略盡棉薄之力。


About the author

 李瑞騰

1952年生於台灣南投,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1987)。曾任教於淡江大學中文系,1991年起轉任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迄今,先後擔任中文系教授兼主任、圖書館館長、文學院院長;2010年2月1日起借調至國立台灣文學館,擔任館長四年,現已歸建,專任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

長期通過媒體和社團推動文藝公共事務,曾任《商工日報.副刊》主編、《文訊雜誌》總編輯、《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發行人兼總編輯、台灣詩學季刊社社長;亦曾任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理事長。現為九歌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中國現代文學學會理事長。

著有文學論著《台灣文學風貌》、《文學關懷》、《文學尖端對話》、《文學的出路》、《晚清文學思想論》、《老殘夢與愛》、《新詩學》等,及散文集《有風就要停》,詩集《在中央》等。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