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中华传统中最神秘的九宫之谜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解。
本书揭示了易经至少是与逻辑学、数学和近代科学有同等价值的人类认知途径。
为了能够站在逻辑学、数学和近代科学角度认识、理解易经,本书在比较易经和源自于西方的逻辑学、近代科学的过程中, 重新梳理了易经和西方近代学术体系中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理论, 发现了公理化集合论、混沌分形、易经的卦象之间的关系, 建立了概念域、认知域等新的概念, 讨论了人类认知域图谱, 以及内向认知域和外向认知域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的作用和表现。揭示了不能被亚氏逻辑学定义的概念, 被近代数学的基础——公理化集合论所排除的对象, 西方哲学论及的主客体不独立问题, 不被近代数学基础理论所容纳的分形等, 都指向了同一类问题——被易经所透彻理解和研究的问题。
易经被誉为众经之首, 大道之源, 中国古人的基本的思维方法, 虽然现在被边沿化、被隐匿。但是五千年历史的沉淀, 五千年沧桑变化的考验, 又足够证明了这个文明、文明核心的价值。具有如此价值、又被埋藏、埋没, 无疑担得起人类最伟大文明宝藏之誉。未来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技术, 无疑都将在挖掘这个宝藏中获得重大突破。
本书对基于易经的个体一般相互作用模型、认知信息模型、一般系统论做了初步探讨。希望能够引起读者对这些领域的兴趣。
本书适合于具有适当哲学、逻辑学和高中以上数学基础的读者。
本书为近代科学的各个学科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认知图谱, 适合于有兴趣了解本专业、学科更广泛背景的探索者阅读, 也适合于具有近代科学背景, 但又对中华古文明有兴趣的读者。
李旭彤,环境保护与辐射防护工学博士,
毕业于南京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现居住在法国巴黎。
EMAIL: lixuto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