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典藏: 近代藝術大師的致命吸引力

· 新銳藝術 Book 31 · 獨立作家-新銳文創
Ebook
234
Pages

About this ebook

 「I dream of painting and then I paint my dream.」

畢卡索的自畫像裡透露的愛情玄機
梵谷與高更的藝術靈魂對決
安迪.沃荷製造的反科學、反美學、反藝術的藝術

培育美感、提升美感、典藏美感
引領你理解梵谷、卡蘿等藝術家的素養,與其藝術品蘊含的美感
感受這些大師的呼喚,解密他們的獨特吸引力 

近年來台灣的藝術發展,多著眼於台灣觀點的地方藝術史整理,以致於跨領域、跨文化而具國際觀的關鍵性人文基礎,略顯不足。

本書以專業藝評的觀點切入探討一些美學品味與收藏展示等較特殊的實例,列舉多名近代著名的藝術家或藝術畫作進行抽樣化又具啟發性的深入探討,包含:重新探討「全方位的藝術家」──達文西;〈蒙娜麗莎〉變奏作品分析;畢卡索的自畫像在肖像畫發展史上的地位;殘酷寫實的英國表現主義畫家──培根;維也納先鋒派領導者──克林姆對「新藝術」(Art Nouveau)的影響等,共收錄15篇文章,期望能為國內已逐漸升段的藝文社會,帶來一些美感啟示的另類思考,讓讀者透過文章的剖析,領略藝術所帶給我們的美好享受與喜悅。


About the author

 台灣第一位藝術評論博士,台灣美術院院士,聖彼得藝術顧問與專案研究中心創辦人。

曾就讀政大外交研究所、西班牙皇家外語學院、紐約普拉特藝術研究所、紐約大學藝術博士班、台師大藝術評論博士。曾任駐西班牙大使館、外交部禮賓司、拉丁美洲大使館。

曾任教於台灣藝術大學、淡江大學,現任教於世新大學,並為台灣美術院院士。 

著有《俄國藝術實驗》,《羅馬式建築藝術》,《拉丁美洲現代藝術》,《李仲生卷》,《致命的美感》,《超現實主義藝術》,《另類現代》,《台灣超現實風繪畫》,《西方美學關鍵論述──從文藝復興時期到後現代》,《禪與現代美術》等專書四十餘種。學術論文發表三十多篇,其他藝術文化論述專文發表四百多篇,並曾舉辦多場個展。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