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昆明彌陀寺沙門冰谷註疏
一名《不可思議解脫經》。
什曰:「維摩詰,秦言『淨名』,即五百童子之一也。從妙喜國來遊此境,所應既周,將還本土,欲顯其淳德,以澤群生,顯跡悟時,要必有由,故命同志詣佛,而獨不行;獨不行,則知其有疾也。何以知之?同志五百,共遵大道,至於進德修善,動靜必俱;今淨國之會,業之大者,而不同舉,明其有疾;有疾,故問疾之會;問疾之會,由淨國之集;淨國之集,由淨名方便,然則此經始終所由,良有在也。若自說而觀,則聖眾齊功;自本而尋,則功由淨名。源其所由,故曰『維摩詁所說』也。」
冰曰:「維摩詰乃音譯,意謂『淨名』。玄奘等重譯此經,名《無垢稱經》,即淨名之義也。」冰曰:「此經發揮法身絕對妙理、法身體用,非思惟測度所能及,故曰『不可思議』;法身絕對平等,得大解脫,故又名《不可思議解脫經》。」肇曰:「上以人名經,此以法名經。以法名經,所以標榜旨歸;以人名經,所以因人弘道者也。」
此經既是直接表示真如佛性,故與禪宗祖師所發揮者最吻合,《六祖壇經》所示道理,與此經共通之處甚多,歷代祖師亦多引此經言句以接後學。然法身之理,微妙玄奧,惟證與證乃能知之,非言詮可及,故此經多以譬喻出之,使智者易以悟入。《楞嚴經》云:「佛告阿難:『如來今日實言告汝,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開悟。』」《般若經》云:「校量正憶念,自修行般若之福,不如廣為人天巧說譬崳,令前人易解般若,其福最勝。」是以此經所發揮之妙理,自明心見性者觀之,自能頭頭契會;非明心見性者觀之,或以為怪誕神奇,不可捉摸矣。故胡適之目為神話小說,許地山謂為極具文學價值,無異以管窺天,以蠡測海,安足以知此經哉?
叢書說明
1、智慧寶庫叢書系列絕大多數均支援字體放大縮小功能,
2、更多叢書與版本(PDF繁簡、EPUB繁簡、APK等),
歡迎至「智慧寶庫」http://peace2.info/
3、【資料均來自網友分享重編製作,如有侵犯,
(本書所造功德迴向原作及十方大德,功德無量)
智慧寶庫公益系列
一、(智慧寶庫)永久網址:
www.peace2.info
二、(智慧寶庫)公益影片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
三、(智慧寶庫)Play 圖書:
http://gplay.market/store/
四、各版本(繁簡、PDF等)電子書下載: http://peace2.info/
(本書所造功德迴向原作及十方大德,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