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體序說三種

· ·
· 大安古典新刊 第 7 本图书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电子书
272

关于此电子书

 文章以體製為先,精工次之。失其體製,雖浮聲切響,抽黃對白,極其精工,不可謂之文矣。 ──宋.倪正父
文章的體類與內容及表達方式有密切的關係,因此古人論文,極為重視體類的分辨。完成於南北朝時代的《文心雕龍》,即以相當篇幅討論體類。而文章體類隨著時代推移,種類變化愈行繁多,明、清以來,各家不乏討論的專著。

「大安古典新刊」為服務讀者,特別挑選明代吳訥《文章辨體序說》、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陳懋仁《文章緣起注》三種,合為一冊,使讀者能以最便捷的方式,理解中國傳統文章體類的發展與特色。

作者简介

 明‧吳訥,字敏德,號思庵,常熟人。洪熙元年(1425)授監察御史,官至左副都御史。個性敬慎廉直,不務矯飾;為學博覽,史稱「議論有根柢,於性理之奧,多有發明」。著有《文章辨體》、《祥刑要覽》、《思庵文粹》等。


明‧徐師曾,字伯魯。嘉靖三十二年(1553)進士,歷任兵科、吏科給事中。性醇謹,於學無所不窺,以儒學為根柢,旁及陰陽、醫卜。著有《周易演義》、《禮記集註》、《正蒙章句》等;纂集修訂有《文體明辨》、《臨川文粹》等。

明‧陳懋仁,字無功,嘉興人。曾任泉州府經歷,著有《泉南雜志》、《壽者傳》、《析酲漫錄》、《年號韻編》、《庶物異名疏》等。            

为此电子书评分

欢迎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如何阅读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只要安装 AndroidiPad/iPhone 版的 Google Play 图书应用,不仅应用内容会自动与您的账号同步,还能让您随时随地在线或离线阅览图书。
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
您可以使用计算机的网络浏览器聆听您在 Google Play 购买的有声读物。
电子阅读器和其他设备
如果要在 Kobo 电子阅读器等电子墨水屏设备上阅读,您需要下载一个文件,并将其传输到相应设备上。若要将文件传输到受支持的电子阅读器上,请按帮助中心内的详细说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