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羅敷喜蠶桑,採桑城南隅。……」
當時年方十七的我,稚嫩地無法理解與想像,高中課本中那位光彩出眾的秦羅敷,如何能在春日裡優雅採桑,甚至勇敢地捍衛自己的愛情?
我唯一認識的採桑女是玉英小姑婆,她從出生、成長、結婚、生子、老去都未踏出過桃園和平村的「林厝」。
第一次見到小姑婆採桑,是我入小學前,六歲的五月天。枝繁葉茂的大桑樹,低垂的枝枒上掛滿青綠、嫣紅、紫黑等不同顏色的纍纍果實。總是打著赤腳、頭戴斗笠的姑婆,腕間掛著竹籃在樹下採果。她教我如何透過顏色分辨果實成熟與否,又不住往我口中塞了幾顆桑葚,甜美多汁的滋味瞬間收服我的胃及嘴,同時,也看見她掩藏在斗笠及寬幅花布綁條下的臉龐,隱約可見幾處烏青嫣紫的色塊……。
《採桑》以童真的視角凝視故鄉、凝視年少,將四代同堂三合院大家庭之間的磨合、溫情娓娓道來,描畫出20世紀以降臺灣農村女性的滄桑容顏,講述著她們的悲苦與喜樂。
游淑惠
於1970年代農村生養,鄉野中奔跑成長,
2024年,出版新詩集《淡水相思》。
2023年,出版小說《彎弓》電子書。
2020年,獲「第十屆新北市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