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上海話劇人訪談錄

· 秀威出版
3.0
2 則評論
電子書
236
頁數

關於這本電子書

1937年日本侵略軍佔領上海,中國共產黨留滬的部分戲劇人時人稱為「孤島」的法租界和公共租界繼續開展抗戰戲劇運動,史稱孤島戲劇運動,主要由于伶負責。當年年底,于伶和阿英、李伯龍等,組織成立了青鳥劇社,揭開了孤島劇運的序幕。1938年7月,于伶等又以中法聯誼會名義在法租界另組上海劇藝社。它的成立標誌著孤島戲劇運動進入了新的階段。上海劇藝社是孤島劇運的骨幹力量,它的演出稱大劇場活動,從1938年秋至1941年底,除演出反映現實生活的《夜上海》、《花濺淚》等劇目外,還演出了幾十出寓有抗敵意義的外國劇和歷史劇,激勵「孤島」人民在艱難的條件下保持民族氣節。保持民族氣節。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佔領租借…… 洪謨、胡導、喬奇、黃宗江、黃宗英、白穆、林彬、吳崇文、王祺、韋偉、顧也魯、舒適、鳳凰、狄梵等十四位話劇人回憶在上海淪陷區話劇舞台的日子。【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製作】

評分和評論

3.0
2 則評論

關於作者

邵迎建 旅日二十餘年,涉足上海淪陷區文學二十餘載,從張愛玲到話劇,研究者邵迎建發現,張愛玲只是一棵樹、她背後有著一片森林,淪陷區不僅有黑白二色之分,還有著一片赤橙黃綠青藍紫光怪陸離的「新世界」。

為這本電子書評分

請分享你的寶貴意見。

閱讀資訊

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
請安裝 Android 版iPad/iPhone 版「Google Play 圖書」應用程式。這個應用程式會自動與你的帳戶保持同步,讓你隨時隨地上網或離線閱讀。
手提電腦和電腦
你可以使用電腦的網絡瀏覽器聆聽在 Google Play 上購買的有聲書。
電子書閱讀器及其他裝置
如要在 Kobo 等電子墨水裝置上閱覽書籍,你需要下載檔案並傳輸到你的裝置。請按照說明中心的詳細指示,將檔案傳輸到支援的電子書閱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