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資本主義社會

· 跨世紀大師彼得.杜拉克全集 Book 29 · 博雅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Ebook
308
Pages

About this ebook

  西方歷史上每隔兩、三百年,就會發生一次劇烈的轉型。在短短數十年內,社會自行重組:從世界觀、基本價值觀、社會政治架構、藝術到關鍵制度,皆是如此。50年後,出現一個新世界。屆時出生的人甚至無法想像,他們祖父母輩生活其中,並養育他們父母輩的那個世界,是什麼樣貌。我們目前正在經歷這種轉型,在轉型之後,創造出後資本主義社會,這便是本書討論的主題。
 
  本書涵蓋的範圍甚廣。它討論後資本主義社會、後資本主義政體、知識本身的新挑戰。但它遺漏的比想要涵蓋的還多。它不是書寫未來的歷史。而是細看當前。
 
  關於後資本主義社會,我們已經知道發生了什麼及為什麼發生,也知道即將發生什麼及為什麼會發生,至少掌握了大略的輪廓,這部分的預測,有不少是現在進行式。關於後資本主義政體,我們目前只有各種計畫。如何促成必要的改革,還只是揣測的結果。但既然我們知道已經發生什麼及為什麼會發生,就可以明確指出,需要發生什麼及其理由。可是關於知識的挑戰,我們只能提出問題,並希望提出的是恰當的問題。
 
  凡是「後」什麼什麼的時代都不會永久,只會是暫時的。我們正處於轉型期。未來的社會將是什麼面貌,不管會不會真像某些人大膽期待的「知識型社會」,都取決於先進國家如何回應當前的轉型期,亦即後資本主義期的挑戰,這取決於知識領袖、企業領袖、政治領袖的智慧,最重要的還是靠每個人的行動。此刻確實是創造未來的時刻,因為一切仍充滿變數。現在正是起身行動的時刻。

About the author

         生長於一個文化環境優越的家庭,薰陶於猶太-基督教信仰傳統。1937年移居美國,2002年6月20日榮獲美國「總統自由勳章」。

         杜拉克一生好學、敏思、善察、能析;筆耕不輟,以逾40部著作享譽世界;治學精進、不拘框條,觸類旁通、不落窠臼。他早年學金融,1931年獲法蘭克福大學法學博士。經濟學上,他尊敬凱因斯(John M. Keynes 1883-1946),但跟隨熊彼德(Joseph A. Schumpeter 1883-1950)。政治學上,他主張多元化和去中心化,對極權主義持嚴肅的批判態度。他對存在主義哲學與生存神學,特別是齊克果(S. Kierkegaard 1813-1855)的思想研究,造詣頗深。     
                               
          杜拉克自稱為「旁觀者」,始終持守立場清醒、思維冷靜、人格獨立、思想自由以及責任意識。作為「社會生態學家」,他具有明心慧眼、洞察力強,為世人的社會與組織守望的美德、正直與良知,勇於在批判中追求創新。他創立了「現代管理學」,主張管理的理論創新與實踐探索、走「知信行」合一之路,因此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和「管理大師中的大師」。          

           杜拉克在世近一個世紀。他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見證從科學技術變革到思想理念革新的過程;目睹從工業時代進入智識(知識)時代、資訊時代的變化;親歷從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到後現代知識型社會的變遷;對所有經歷的變化以及21世紀的人類發展,他都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今天,我們能夠深切感知到他的貢獻永不止於20世紀,對未來世界的發展與變化,杜拉克的思想必定會產生更加積極且深遠的影響。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