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鵬《學津討原》及其相關問題

· 文學視界 第 87 冊 · 獨立作家-秀威出版
電子書
242
頁數

關於這本電子書

清代乾嘉時期知名藏書家、刻書家張海鵬(1755-1816)效法同鄉先賢毛晉,以剞劂古書為終身志業,刊刻《學津討原》、《墨海金壺》、《借月山房彙鈔》三套叢書。其中《學津討原》最早彙刻完成,自嘉慶七年壬戌(1802年)秋天開雕,竣工於嘉慶十年乙丑(1805年)冬天,嘉慶十一年丙寅(1806年)正式出版問世。依其〈總目〉,共收書一百七十二種,一千零四十三卷。版式行款每半頁九行,每行二十一字,左右雙欄,線魚尾,黑口。

  《學津討原》係據明代毛晉《津逮秘書》刪減增補而來,收錄許多《津逮秘書》未載卻極富價值的書籍,其所選底本更有不少是珍貴而難得的善本;同時,所載之書,首尾俱備,在校勘亦詳實,各書並多附有張海鵬撰寫的〈識語〉,從中可見其書版本、校勘等經過情形。

  本書論述《學津討原》與《秘冊彙函》、《津逮秘書》三者之間的承繼關係,並且針對三套叢書的命名、刊刻緣由與時間、收書種類及卷數、現藏概況、特色價值和缺失、編排、版式、行款、後人評價等各方面,進行全面的系統性介紹。 

關於作者

劉學倫,

民國六十三年生,臺灣省苗栗縣人。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學士班、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班、博士班畢業。曾任暨南國際大學、中央大學、陸軍專科學校、台北商業大學兼任講師、兼任助理教授,現任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文學院講師。著有〈談劉孝標《梁文德殿四部目錄》成書之過程──兼論其他梁代目錄書的幾個問題〉、〈許說轉注、假借和同源字的關係〉、〈柳宗元的辨偽思想──以中唐新《春秋》學為核心進行論述〉、〈從書目中看「雜家」一詞意義的演變〉、〈論《昌黎先生集》之〈外集〉──以宋代《韓集》編纂與校勘為核心進行論述〉、〈馬端臨《文獻通考》之〈詩序〉觀〉、〈《漢志》反映的小說觀念探析〉等學術論文。  

為這本電子書評分

請分享你的寶貴意見。

閱讀資訊

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
請安裝 Android 版iPad/iPhone 版「Google Play 圖書」應用程式。這個應用程式會自動與你的帳戶保持同步,讓你隨時隨地上網或離線閱讀。
手提電腦和電腦
你可以使用電腦的網絡瀏覽器聆聽在 Google Play 上購買的有聲書。
電子書閱讀器及其他裝置
如要在 Kobo 等電子墨水裝置上閱覽書籍,你需要下載檔案並傳輸到你的裝置。請按照說明中心的詳細指示,將檔案傳輸到支援的電子書閱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