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變時代的管理

· 跨世紀大師彼得.杜拉克全集 30. knjiga · 博雅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E-knjiga
420
Strani

O tej e-knjigi

本書中所有的內容,包括一開始和結尾的兩篇訪談,以及中間的25 個章節,雖然看似繁複多樣,但其實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就是處理已經發生的不可逆的變化。因此,所針對的是企業主管可以(也必須)據以採取行動的種種變化。本書中所有的文章並不試圖預測未來,而是探討主管可以做、必須做的事,方能創造未來。

本書的出發點是探討主管的工作,也就是管理。在企管界已經發生的變化提出了這個問題:什麼是過去40 年來可行而自動被人們視為理所當然的種種假設、規則及實務做法,現在開始遭到質疑,甚至淘汰?本書接下來探討管理、經濟和社會方面一大根本改變帶來的影響,亦即資訊的出現成為企業主管的重要資源及公司組織的骨架。本書此部分的前提是這句老話:「你若不是工具的主人,就是它的僕人。」
企業主管必須學會什麼才能成為這項新工具的主人?接著,本書從主管的工作和組織的範疇,轉移到市場及世界經濟,其中有新的權力中心、新的成長市場、新的成長產業。本書最後一部分分析了社會及政府的改變,這大概是這個世紀的社會轉型中最大的改變,政府既大獲成功,同時也徹底失敗。
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讓今天的企業主管可以領先這個不一樣的明天,事實上是使之成為他們的明天。

O avtorju

生長於一個文化環境優越的家庭,薰陶於猶太-基督教信仰傳統。1937年移居美國,2002年6月20日榮獲美國「總統自由勳章」。
         杜拉克一生好學、敏思、善察、能析;筆耕不輟,以逾40部著作享譽世界;治學精進、不拘框條,觸類旁通、不落窠臼。他早年學金融,1931年獲法蘭克福大學法學博士。經濟學上,他尊敬凱因斯(John M. Keynes 1883-1946),但跟隨熊彼德(Joseph A. Schumpeter 1883-1950)。政治學上,他主張多元化和去中心化,對極權主義持嚴肅的批判態度。他對存在主義哲學與生存神學,特別是齊克果(S. Kierkegaard 1813-1855)的思想研究,造詣頗深。                                    
          杜拉克自稱為「旁觀者」,始終持守立場清醒、思維冷靜、人格獨立、思想自由以及責任意識。作為「社會生態學家」,他具有明心慧眼、洞察力強,為世人的社會與組織守望的美德、正直與良知,勇於在批判中追求創新。他創立了「現代管理學」,主張管理的理論創新與實踐探索、走「知信行」合一之路,因此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和「管理大師中的大師」。          
           杜拉克在世近一個世紀。他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見證從科學技術變革到思想理念革新的過程;目睹從工業時代進入智識(知識)時代、資訊時代的變化;親歷從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到後現代知識型社會的變遷;對所有經歷的變化以及21世紀的人類發展,他都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今天,我們能夠深切感知到他的貢獻永不止於20世紀,對未來世界的發展與變化,杜拉克的思想必定會產生更加積極且深遠的影響。

Ocenite to e-knjigo

Povejte nam svoje mnenje.

Informacije o branju

Pametni telefoni in tablični računalniki
Namestite aplikacijo Knjige Google Play za Android in iPad/iPhone. Samodejno se sinhronizira z računom in kjer koli omogoča branje s povezavo ali brez nje.
Prenosni in namizni računalniki
Poslušate lahko zvočne knjige, ki ste jih kupili v Googlu Play v brskalniku računalnika.
Bralniki e-knjig in druge naprave
Če želite brati v napravah, ki imajo zaslone z e-črnilom, kot so e-bralniki Kobo, morate prenesti datoteko in jo kopirati v napravo. Podrobna navodila za prenos datotek v podprte bralnike e-knjig najdete v centru za pomo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