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任風兒也吹不散的長長記憶。
子蘊的童年歲月,在天津的那一片海、那一座座橋、那一幢幢小洋樓、那些神祕莫測的大教堂、那些綠牌電車道上色彩繽紛的霓虹燈、那些鐺鐺鐺行駛著的有軌電車、那些高大的梧桐樹和散發著馨香的榕樹下長大。九歲的她,隨父母回到故鄉北京,北京的博大精深,北京的厚重大氣,北京的文化氛圍,北京的鄉土人情,北京的一切深深地影響著她、更成為了她。正當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躊躇滿志準備考大學時,文化大革命開始了。在天翻地覆的動亂中,來到天寒地凍的北大荒、大興安嶺勞動鍛煉十年。北京,更成為她心中最溫暖最神聖最不可觸摸的地方。
子蘊回望了童年、青年時代,寫下記憶裡單純真切的一切,緩緩訴說那個年代京津兩地的世俗風情畫面,皇城根下的北京胡同文化、鄉村文化、里弄文化栩栩如生,更記錄下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北京庶民文化的真實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