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當局並非不思進取,而是立場曖昧。舉凡對國企放鬆管控、打擊影子銀行、營造私營部門活力、邁向綠色產業等方案都被寄予厚望,但礙於現階段“保GDP”不易,官方選擇暫緩改革。顯然中國政府尚未認清信用風險所在,仍天真以為顧全流動性就可防堵信貸危機。
另一方面,中共的反腐卻使中國商人安全感盡失。一家大證券公司的董事長多日杳無音訊,不見蹤跡;一位電影製片商的高管突然傳出涉嫌受賄,遭到當局拘留;另一家公司的負責人則在幾個月的失聯後,又重新出現在公眾面前。
上述這些故事並非犯罪小說裡的懸疑情節,而是過去一年內,在中國境內的證券交易所中不斷上演的真實案例。
習近平政府不斷對外宣示自己提振經濟的決心,但實際上其所作所為全是反其道而行。
振興經濟和打擊貪腐並非不能齊頭並進,關鍵在於當局應打造一個透明公開的制度與環境,才能與企業重新建立互信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