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慕的戲院: 走讀兩川映畫之景(中西兩翻雙書封設計)

·
· 釀文學 Book 242 · 獨立作家-釀出版
4.0
1 review
Ebook
342
Pages

About this ebook

臺中是妍音與跳舞鯨魚母親的出生地,臺中是母親的形象,孕育時代的起落。
臺中的地理位置,造就臺灣電影文化的興起。
臺中的電影曾是戰爭教育下的產物,是臺灣庶民開始接觸娛樂的起因。

❝ 臺中曾經有座好萊塢,在地電影史牽動臺灣人民近代生活── ❞

宛若二十世紀民主政治與社會啟蒙的先端,例如林獻堂與蔣渭水透過電影推廣新文化運動、樂舞臺與農業運動的關聯、謝雪紅在臺中戲院召開市民大會……
臺中依舊是臺中?不只是戲院,鳳麟大酒家、南夜大舞廳、醉月樓、百貨公司和曾經其他伴隨時代而生的娛樂場所,一一塑造臺中舊城的回憶。

臺中,一座曾為省城預定地的城市,一座在日本時代擁有過繁華和傷痕的城市,一座東南亞新移民早在千年前就已到達的城市,一座注定遷徙命運的城市,如何透過電影發展與電影院歲月流轉,記錄下常民生活文化。

❝ 走在臺中舊城,睡睡醒醒於綠川和柳川間,似乎失去過什麼,又找回什麼。
 日子,似一場電影。 ❞

「ようこ(叶子),不要跑太快,劇院快到了喔!」
那是妍音外公給母親取的名字,母親的名字跟著戲院的名字走過日本時代、戰亂和戰後,臺中戲院沒能走入二十一世紀,母親是臺中的活歷史,臺中中區曾經沉寂,母親也漸漸沉默,臺中中區隨著文創復甦,母親卻已然睡去。
聽戲的外婆、看戲的祖母和駐足電影院的母親,碎花長裙、蛋糕裙和百褶裙洋溢著戲院內外的青春。臺中中區電影歷史像朵朵繁花綻放,外公總說:不知道是戲迷人,還是人迷戲。人也似繁花,時間推移,歲月凋謝,到頭來,不知是戲院留住人的回憶,還是回憶被戲院塑造了。

有戲?沒戲?追戲的女孩長大了,和過去的母親一樣,忙碌操持著家務,是否還記得曾經追過的……

Ratings and reviews

4.0
1 review

About the author

作者簡介/妍音

三月生,大墩女,港都婦,嗜閱讀,喜寫作。
靜宜中文畢,中山中文所選讀六朝文學,現為兒童作文教師。
以妍音一名創作各類文學,以王力芹一名創作兒童文學。

作者簡介/跳舞鯨魚

另筆名蔚宇蘅,來自蜂炮的故鄉,臺南鹽水。
國立臺中師範學院畢業,現任高雄「喜菡文學網」小說版召集人。
曾獲現代詩、散文和短篇小說數十項文學獎,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學創作與出版補助,以及香港小學生書叢榜。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