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訶夫全集(二)1885 - 1887: 舊俄文學大師大系-契訶夫

· 舊俄文學大師大系 Book 23 · 谷月社
Ebook
815
Pages

About this ebook

關於契訶夫,高爾基曾經說過:「這是一個獨特的巨大天才,是那些在文學史上和在社會情緒中構成時代的作家中的一個。」
此話絕非過譽之詞,契訶夫在小說和戲劇創作方面的貢獻堪稱是劃時代的,而滲透在他作品中的民主主義思想也確實反映了俄國歷史上一整個時代的社會情緒。
安·巴·契訶夫 (1860—1904)出生於羅斯托夫省塔甘羅格市。他的祖先是農奴。一八四一年,他祖父爲本人及家屬贖取了人身自由。他父親起初是一名夥計,后來自己開了一家雜貨鋪。嚴厲的父親常常命令兒子站櫃檯、做買賣,所以契訶夫在回憶自己的童年時說他小時候「沒有童年」。一八 七六年,父親因不善經營而破產,隻身去莫斯科當夥計,不久家人們也隨着他相繼遷居莫斯科,只留下契訶夫一人在故鄉繼續求學,度過了相當艱辛的三年。一八七九年,契訶夫進入莫斯科大學醫學院學習。一八八四年,他大學畢業后在伏斯克列辛斯克和茲威尼哥羅德等地行醫,廣泛接觸農民、地主、官吏、教員等各式人物,這對他后來的文學創作無疑有良好影響。
一八八○年,幽默刊物《蜻蜓》發表契訶夫的兩篇處女作:短篇小說《一封給有學問的友鄰的信》和幽默小品《在長篇和中篇小說中最常見的是什麼?》。這是契訶夫的文學生涯的開端。在前一個作品中,年輕的作者嘲笑了一個不學無術而又自命不凡的地主,在后一個幽默小品中他則表露了自己對當年文學創作中的陳詞濫調的不滿。然而,十九世紀八 十年代是俄國歷史上反動勢力猖獗的時期,社會氣氛令人窒息,進步思想備受禁錮,庸俗無聊的書報刊物則應運而生。身處這種環境,涉世不深和迫於生計的契訶夫曾用不同筆名發表了不少僅供消遣解悶的滑稽故事,《在理髮店里》、《不平的鏡子》、《外科手術》等便是這類作品。
但是,契訶夫不久就跳出了低級無聊的滑稽圈子。自一 八八三年起,他以契洪特爲筆名,寫下了許多優秀的短篇小說,反映俄國社會的荒謬怪誕和勞動大衆的苦難哀傷,如《一個文官的死》、《胖子和瘦子》、《變色龍》、《兇犯》、《普利希別耶夫軍士》、《苦惱》和《萬卡》等都是傳世佳作。
非凡的才華使契訶夫聲譽日增,一八八八年他獲得了俄國皇家科學院的「普希金獎金」。

About the author

契訶夫,(l860~1904) ,19世紀末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情趣雋永、文筆犀利的幽默諷刺大師,短篇小說的巨匠,著名劇作家。
契訶夫出生於小市民家庭,父親的雜貨鋪破產后,他靠當家庭教師讀完中學,1879年入莫斯科大學學醫,1884年畢業后從醫並開始文學創作。
他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說,如《胖子和瘦子》(1883)、《小公務員之死》(1883)、《苦惱》(1886)、(萬卡)(1886)年,再現了「小人物」的不幸和軟弱,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和小市民的庸俗猥瑣。而在《變色龍》及《普里希別葉夫中士》(1885)中,作者鞭撻了忠實維護專制暴政的奴才及其專橫跋扈、暴戾恣睢的醜惡嘴臉,揭示出黑暗時代的反動精神特徵。1890年,他到政治犯人流放地庫頁島考察后,創作出表現重大社會課題的作品,如《第六病室》(1892),就是猛烈抨擊沙皇專制暴政的作品,該小說使列寧閱讀后都受到很大震動。《帶閣樓的房子》(1896),揭露了沙俄社會對人的青春、才能、幸福的毀滅,諷刺了自由派地方自治會改良主義活動的於事無補。《農民》(1897)極其真實地描述了農民在80、90年代極度貧困的生活現狀,表現了他對農民悲慘命運的關心同情,而《在峽谷里》則揭露富農窮兇極惡的剝削,反映了資本主義滲透農村的情況,說明作者把表現俄國社會階級鬥爭列入其創作主題,在《新娘》(1903)中,他相信舊制度一定滅亡,新「生活早晚會來!」
后期轉向戲劇創作,主要作品有《伊凡諾夫》(1887)、《海鷗》(1896)、《萬尼亞舅舅》(1896)、《三姊妹》(1901)、櫻桃園》(1903),都曲折反映了俄國1905年大革命前夕一部分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苦悶和追求。其劇作含有濃郁的抒情味和豐富的潛臺詞,令人回味無窮,劇本故事雖取材於日常生活,情節樸素,進展平穩,但卻富有深刻象徵意義。
他的小說短小精悍,簡練樸素,結構緊湊,情節生動,筆調幽默,語言明快,富於音樂節奏感,寓意深刻。他善於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具有典型意義的人和事,通過幽默可笑的情節進行藝術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來反映當時的俄國社會。其代表作《變色龍》、《套中人》堪稱俄國文學史上精湛而完美的藝術珍品,前者成爲見風使舵、善於變相、投機鑽營者的代名詞;后者成爲因循守舊、畏首畏尾、害怕變革者的符號象徵。
以卓越的諷刺幽默才華爲世界文學人物畫廊中增添了兩個不朽的藝術形象。他的名言「簡潔是天才的姊妹」也成爲后世作家孜孜追求的座右銘。
契柯夫對中國人民懷有美好的感情,曾約高爾基一同訪問中國,但因久病不治而未遂心願。1904年7月15日因肺病惡化而辭世。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