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唐演義: 亂世中浮現的英雄人物

· 歷史演義系列 9. knjiga · 谷月社
5,0
1 recenzija
E-knjiga
225
Broj stranica

O ovoj e-knjizi

書中記載:薛剛是兩遼王薛丁山的兒子,生性好打報不平,好惹事。元宵節上打死太子、驚崩聖駕,闖下大禍。薛丁山一家連累被武則天滅門。後來薛剛獨自逃到西遼,搬來大軍。輔佐廬陵王李顯,討伐武則天。

敘薛丁山之子薛剛反唐事,從薛丁山葬父、武則天入宮受寵、薛剛大鬧花燈開始,敘至睿宗即位、薛家一門團圓止。情節相當於九十回本《徵西說唐三傳》第七十回至九十回,但敘述卻比《徵西說唐三傳》詳要。小說從講史演進而來,故事情節多半出於民間傳說,然而書中人物如薛丁山、樊梨花、陳金定、薛剛、薛金蓮等等男女英雄都已成爲民間膾炙人口的藝術形象。

 

原  序

吾會讀唐史,至太宗高宗之際,不禁廢書而嘆也。夫以太宗之雄才偉略,果敢英明,身致太平,一代而下,未很多覯。奈何而後有武氏之禍,移唐家之七廟,殺李氏之子孫?天下之大,四海之廣,智謀勇略之土,皆伏處而不敢動,此誠亙古所未行也。昔女媧氏煉石補天,以其有旋轉乾坤之手。武氏以一婦人,具不出世之才略,鼓舞賢能,顛倒英雄,朝委裘而不亂,洵有旋轉乾坤之手。第宮闈淫亂,穢德昭彰,難以言述。傳奇之家,又復敷演成文,曲加描寫,用人行政,帷薄不修之處,幾有不堪寓目者。然天運循環,無往不復,猶有狄樑公奪邪謀於平日,張柬之等伸大義於臨時,十九年根深固蒂之週期,一旦反爲唐室。休哉,何功之隆歟!後之人覽《中興全傳》,識盛衰之始末,其間忠奸邪正,亦足以懲創而興起,其有裨於治道人心匪淺矣。前本因坊間失序,以致差訛,且自廬陵王以下,俱不載矣。於是乎搜尋原刻,更正增補,使閱者無憾於胸膈,今喜告成,是爲之序。

乾隆丁酉桂月望日鬆村居士題於文英館中。


Ocjene i recenzije

5,0
1 recenzija

O autoru

關於歷史演義系列

就算古代鴻儒,讀正史也不算輕鬆,對於現代人而言,讀正史更是仰之彌高,望而生畏。

偶然勉強開卷,卻是充滿古言古語,艱深典故,終究難以卒讀。

因此,明清兩代,有許多文人墨客受到施耐庵水滸傳及羅貫中三國演義的啟發,紛紛將浩繁深奧的正史材料,改寫成可以深入大眾生活的歷史演義白話小說。

當時的白話,雖有時空與俚俗的差異而無法全然理解,但是讀來並不困難,一回兩回之後,即可領略歷史曲折與人物血淚的趣味。

故而,我們將明清兩代流傳至今的歷史演義作品重新輯校,審勘章句段落,以最貼近現代人閱讀小說習慣的行文方式,重新編排發行,饗宴讀者。

由於行動裝置的普及,實現了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都可以閱讀書籍的理想,因此我們捨去紙本思維,選擇以電子書的方式發行,以方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使用書籤、筆記等功能。

簡繁常見文字訛誤與歧義說明
簡體文字常有意思相去甚遠的「同文不同義」字,例如白雲的雲,說話的云,在簡體皆為云;又如後面的後,皇后的后,在簡體皆為后。
這類簡體「同文不同義」字,在繁體其實既不同義也不同文,所以若由簡體翻譯成翻體,就會出現文字訛誤或歧義現象,尤其在古代作品中,這種訛誤或歧義,經常造成文字與辭句的混淆,影響閱讀與理解。
例如,古代作品常以「后父」簡稱皇后的父親,但后父這個再簡單不過的簡稱,如由簡體轉碼為繁體,則會成為「後父」,意思比較像繼父,與皇后父親的原意相去如河漢之遙。又如商紂名臣比干,轉換後常為比乾,宦官干政,又可能變成宦官乾政或宦官幹政,此類簡繁互轉的難題,除了透過人力審閱,一一檢校之外,至今還沒有一個比較完美的解決方案。
此次纂修古籍,來源多為簡體文件,又所涉文字數以幾千萬計,實難以以人工有限的目力與精力,將此類文字一一過濾校正。
在未能找到合適的解覺方案之前,初版只能以帶有缺憾的內容發行,日後若能找出解決方案,將會再行發行二版,使內容更臻完善。
在此,僅盧列容易造成歧義訛誤的簡繁文字列表,以供讀者閱讀之參考。
云,雲
里,裡
咸,鹹
干,乾
后,後

斗,鬥

发,髮

譽有此類訛誤歧義情況,還請斟酌理解。

暫時無法完美編修,實為一大遺憾,在此特向讀者諸君至上一份歉意。

關於谷月社

自小愛讀雜書,高中以後也曾嚐試寫幾個短篇。偶有佳作。

但因作品不多,又不喜歡面對出版社對待新人的慣有奚落,所以從沒有真正將作品交付他人出版。

二十年間,因生活中有許多動盪,以至於許多舊年手稿散落無蹤。對於一個用過心血寫作並有不俗成果的人而言,遺失作品可謂人生之一痛矣。

因此,自接觸電腦之後,對於電腦神奇的運算與存取功能懷有極高寄望。並私下期望有朝一日可以透過數位科技建立一個線上出版社,以數位平台發行作品,除具有保存作品的基本功能外,也能在分享中取得若干讀者的回響,從而使創作更具動力。

不過,要實現建立自有數位出版平台,顯然還缺少一些條件,最主要有三不足。

一,作品數量不足:自己發行三、五部作品,實在算不上是一家出版社。

二,數位技能不足:既然為電子書,則如電子書基本概念,電子書製作發行的技術必不能缺,而我缺之。

三,數位環境不足:電腦科技無所不能,唯早期電腦的發展偏向作業而忽略閱讀,其走向卻與一般人的閱讀習慣脫勾,很少人能夠在傳統電腦螢幕中把一本書讀完。

幾年來,在落實建立自有數位出版平台的想法之前,我除了持續寫作之外,也蒐羅整理近五百本清代以前的古籍,解決了第一個問題。

另外,我也以中文系好古文而疏於英文數理的背景,竟自修自學數位時代若干重要的技術,使所想所望的數位基礎,皆能自力完成,而無需假於他人之手。這個近乎不可能的成果,又解決了第二個問題。

最後,只剩下第三個問題需要解決。只是,數位環境尚不成熟,傳統電腦無法提供大眾流暢閱讀、不忍釋卷的條件,實非我的能力所能克服。

但我很清楚,無法在傳統電腦螢幕好好讀完一本書的感慨,不是我疏懶脫賴之詞,而是所有愛書者的遺憾。世間若有十億個痛恨在舊式螢幕閱讀的愛書人,就有十億股渴望解決此一問題的力量。因此,早在2006年人們還只能仰舊螢幕鼻息,忍閱讀不便之痛時,其實我已很強烈預感一個嶄新的數位閱讀時代很快就會來臨。

我只能等待。事實上,我只等了七年,賈伯斯就領導蘋果公司開發了智慧型行動裝置,不論手機或Pad,皆已為數位閱讀創造了成熟條件。但蘋果產品價格偏貴,尚不能普及於廣泛大眾。

直到谷歌推出Android系統,全球性的行動裝置與便利的數位閱讀時代乃揭開革命序幕。

在這個條件上,有許多電子書閱讀軟體陸續被開發出來,為新一代的書籍傳播與閱讀掀起了強大的革命浪潮,由於透過行動裝置與谷歌電子書(Play圖書)閱讀書籍的感受,幾乎與閱讀傳統紙本書籍沒有太大差異,而電子書卻有無數紙本閱讀所沒有的便利性與書籤筆記功能,目錄的運用也比紙本強大無數倍。因此,我在十八年前初次接觸電腦時所預感的數位淘汰紙本的時代,顯然很快就會來臨。

而這也是我必須即刻投入電子書出版行列,實現自己寫作、自己出版的自有出版社夢想的關鍵時刻。

於是,我辭去了十年的總編工作,正式邁進這一條充滿種可能的朝陽之路。

或問:「能賺錢嗎?」

這我無以回答。

但是,人生在世,除賺錢一事,應還有許多更重要的是可以用生命與熱情去換取。在我而言,寫作是其一;出版並分享好書是其二。而創立谷月社,正可以充分讓我的平凡的生命透過寫作與分享變得更有價值。

至於錢,夠就好,太多了留給孩子揮霍,還不如留給他無盡的智慧寶庫吧

Ocijenite ovu e-knjigu

Recite nam šta mislite.

Informacije o čitanju

Pametni telefoni i tableti
Instalirajte aplikaciju Google Play Knjige za Android i iPad/iPhone uređaje. Aplikacija se automatski sinhronizira s vašim računom i omogućava vam čitanje na mreži ili van nje gdje god da se nalazite.
Laptopi i računari
Audio knjige koje su kupljene na Google Playu možete slušati pomoću web preglednika na vašem računaru.
Elektronički čitači i ostali uređaji
Da čitate na e-ink uređajima kao što su Kobo e-čitači, morat ćete preuzeti fajl i prenijeti ga na uređaj. Pratite detaljne upute Centra za pomoć da prenesete fajlove na podržane e-čitač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