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首先探討俄羅斯的「軟實力」與「公共外交」在國際環境的利害關係。為什麼普京會將傳統儀式的閱兵納為國家重要「軟實力」?所謂的「軟實力」又怎麼結合大外交,預防亞太衝突?其次分析克里米亞事件後,俄中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之發展。向來亦敵亦友的中俄,如何運用大時勢結合,讓兩國再度攜手走向大繁榮?作者進而將視野轉向俄羅斯內部──看普京運籌帷幄,將俄羅斯傳媒戰略目標與外宣系統 Russia Today 改組整合,再創普京時代!最終章則以全球視野俯瞰俄羅斯在歐洲與亞太整合過程中的角色,從烏克蘭危機談起,精闢分析俄羅斯與美國、歐盟、中國之間的情勢消長。
這個強大又冷峻的國家,就如同俄羅斯外交家丘特切夫的詩句:
用理智無法理解俄羅斯,以一般標準無法衡量她; 她有自身獨特的氣質──對於俄羅斯只能夠相信她。
Sarja
Politiikka ja ajankohtaiset tapahtumat
Tietoja kirjoittajasta
胡逢瑛
俄羅斯外交部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大學博士(MGIMO University),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專任助理教授,國立台灣大學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參與石之瑜教授的《中國學-口述歷史》翻譯計畫,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參與復旦大學傳播與國家治理研究中心李良榮教授的博士後研究計畫;參與廣州暨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傳播與國家治理研究院張晉升教授與吳非教授研究計畫。國際學術服務工作包括:2012-IAICS國際跨文化傳播學研究學會第十八屆國際會議年會的召集人與計畫主持人,學刊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ICS)2012專題主編,任ICS編輯委員;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國際期刊編輯委員與論文評審;擔任國際研究學會(ISA)2015-外交政策研究工作小組成員,ISA 2015-2016國際傳播組最佳論文審查委員。參與其他學術研究寫作工作:台北論壇基金會、亞太和平基金會;俄羅斯戈爾洽科夫公共外交基金會國際友人專家;與吳非聯名發表文章於《中國網-觀點中國》、中央電視台、《中國日報》、《China Daily》、《人民網學術論壇—學術前沿》,並且撰寫香港《大公報》兩岸國際評論版「傳媒睇傳媒」專欄。作者系為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大學、美國喬治城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訪問學者。英文主編專書有《Russia in Transition: Regional Integration, Media Censorship and Culture Institutes》;中文專著有《俄羅斯再次崛起?──雙頭鷹的亞太政策與戰略思想》、《俄羅斯民主轉折:衝突、反恐與危機處理》、《俄羅斯傳媒新戰略-從普京到梅普共治的時代》、《全球化下的俄中傳媒在地化變局》,與吳非教授合著有《國際衝突與國家安全戰略:國際傳播視角》、《全球傳播與國際焦點》、《蘇俄新聞傳播史論》、《透視蘇俄傳媒轉型變局》、《政治傳播與新聞體制》、《反恐年代中的國際新聞與危機傳播》、《俄羅斯傳媒體制創新》、《轉型中的俄羅斯傳媒》、《國際傳媒英語》等書。(感謝台北論壇基金會贊助)
Voit kuunnella Google Playsta ostettuja äänikirjoja tietokoneesi selaimella.
Lukulaitteet ja muut laitteet
Jos haluat lukea kirjoja sähköisellä lukulaitteella, esim. Kobo-lukulaitteella, sinun täytyy ladata tiedosto ja siirtää se laitteellesi. Siirrä tiedostoja tuettuihin lukulaitteisiin seuraamalla ohjekeskuksen ohjeita.